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带状疱疹住院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的时效性。为皮肤科其他相关疾病护理路径的建立提供参考,推动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的推广。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8月邯郸市某三甲医院皮肤科收治的符合带状疱疹诊断标准的206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10例,中途1人退出路径,最终实验组109例,对照组96例。实验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治疗和护理;对照组实施皮肤科常规治疗护理模式。所有患者(或家属)均被告知本次实验的目的,签订知情同意书。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皮疹疗效、疼痛情况、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有无统计学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费用支付方式、皮疹部位、基础疾病、皮疹面积等方面进行基线资料的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一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2.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实验组入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为(73.53±12.78)分,对照组入院时的Barthel指数评分为(73.54±12.07)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为(97.08±7.49)分,对照组出院时的Barthel指数评分为(96.74±10.44)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比较:入院时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无统计学差异(X~2=29.125,P>0.05),实验组出院时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7.612,P<0.05)。出院后随访3个月,1个月后,实验组18例患者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对照组26例患者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X~2=3.383,P>0.05);3个月后,实验组6例患者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对照组18例患者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实验组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X~2=8.663,P<0.05)。4.两组患者出院时皮疹疗效比较:实验组出院时的皮疹治疗有效率为92.7%,对照组出院时的皮疹治疗有效率为76.1%,实验组皮疹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5.两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的比较:实验组平均住院费用为(4824.14±766.70)元,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6670.17±1785.33)元,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明显比对照组的平均住院费用少,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6.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的比较:实验组平均住院日为(12.05±1.37)天,对照组平均住院日(15.96±3.06)天,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明显比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日少,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7.两组患者出院满意度比较:实验组出院满意度为(101.65±13.90)分,对照组出院满意度为(91.99±14.41)分,实验组患者出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能够使所有带状疱疹住院患者得到同质化的治疗和护理,在缓解带状疱疹患者神经痛、促进皮疹皮损快速修复的同时,缩短了平均住院日,降低患者的就医负担,节约医疗资源,节省医疗保险资金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这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定能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