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SO 9646中定义的针对路由器的测试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多端口并发测试需要,为此,四川省网络通信重点实验室开展了对路由器多端口测试技术的研究工作,包括定义“多端口路由器并发穿越测试法”(MPRC-TTM-Multi-Port Router Concurrent Transverse Test Method)、“多端口并发测试定义语言”(MP-CTDL-Multi-Port Concurrent Test Definition Language),和开发“分布式多端口并发测试系统”(DMC-TS-Distributed Multi-port Concurrent Test System)。DMC-TS由两部分组成:并发测试部分和多个双端口测试器部分,前者又可分为多端口并发测试控制器(MPC-TC-Multi-Port Concurrent Test Controller)和并发测试例支撑工具(如MP-CTDL编译器)。本论文反映的工作是并发测试例支撑工具,即MP-CTDL及其编译器。由于ISO 9646中定义的测试描述语言TTCN(Tree and Table Combined Notation)是面向单线程测试的,因此要描述多线程测试就需要多端口并发测试定义语言。本文提到的MP-CTDL是在其前一版本没有明确定义系统详细需求的情况下而定义的。对MP-CTDL的基本需求分为两类:并发测试控制(并发测试线程间的协调和同步)功能需求和路由器双端口宏观行为描述功能需求。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点:a) MP-CTDL的需求分析。b)设计MP-CTDL框架,重点研究并发测试控制功能。c)探讨通过编译方式把MP-CTDL定义的测试例转换为机器语言(如C/C++)的可行性。d)通过用MP-CTDL编写并发测试示例来模拟测试过程,建立测试实验环境,验证编译方式的可操作性。论文的实验结果表明所定义的MP-CTDL语言及其部分编译功能达到了原设计目标,为后续开发工作奠定了基础。作为多端口并发测试管理器的测试支撑工具,MP-CTDL编译器为并发测试例编译和系统调试提供了初步手段。由于时间有限,双端口测试过程中的测试例宏观描述功能有待今后进一步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