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钒锂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比较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h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具有NASICON结构的Li<,3>V<,2>(PO<,4>)<,3>由于其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稳定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文献报道Li<,3>V<,2>(PO<,4>)<,3>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合成方法主要是高温固相法,且都是用纯H<,2>作为还原剂,但由于该传统方法的局限性,很难得到纯度高、粒径小、电性能好的Li<,3>V<,2>(PO<,4>)<,3>。 本文采用高温碳热还原法和溶胶.凝胶法两种方法分别合成了Li<,3>V<,2>(PO<,4>)<,3>。研究发现两种方法都可以制得纯相NASICON结构的Li<,3>V<,2>(XO<,4>)<,3>。 系统地研究了高温碳热还原法制备Li<,3>V<,2>(PO<,4>)<,3>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原料中锂钒比例对所得Li<,3>V<,2>(PO<,4>)<,3>材料晶体结构、外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Li:V:P=3.05:2:3摩尔比在800℃下焙烧24h所得样品性能最好,小倍率(0.1C)循环时,其充电和放电比容量分别可达到13lmAh·g<-1>和130 mAh·g<-1>。但是该方法制得的样品在经过20次循环之后比容量有较大的衰减,X射线衍射研究发现经过20次循环后样品仍然具有单斜晶体结构,样品各主要衍射峰强度都急剧减弱;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样品充放电前后的晶胞参数进行了计算,发现样品在经过充放电循环后晶胞参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晶胞体积增大0.6%左右。 在比较高温碳热还原法和溶胶.凝胶法的基础上,同时采用正交设计等手段对溶胶.凝胶法制备Li<,3>V<,2>(PO<,4>)<,3>的条件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由于在溶胶步骤将原料混合到了分子级别,预处理时有机物热解成为碳,均匀地分散在原料中,所以得到纯相的样品所需要得温度较高温碳热还原法的温度要低;与高温碳热还原法相比,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得的样品具有更小的粒径,在3.40um左右。经过优化条件得到的Li<,3>V<,2>(PO<,4>)<,3>样品小倍率(0.1C)下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可达到132 mAh·g<-1>和131.5 mAh·g<-1>,在经过100次充放电循环后,比容量仍然保持在1 28 mAh·g<-1>,基本没有衰减。
其他文献
喷射器是利用射流紊乱扩散作用来进行能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的流体机械与混合设备,具有节能效果好、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操作维修方便等显著优点,广泛应用于国民生产的各个行业
蒽醌类成分是中药决明子中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降脂降压的作用,对决明子进行现代化加工处理具有较大的实用意义。因此,论文对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大黄素的分离和测定方法进行了系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 NSCs)的增殖和分化调控机制在神经发生(neurogenesis)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当今神经发育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内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