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hang1xiao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是二战后美国文学中颇具影响力的一名作家。他的杰作《麦田里的守望者》被称为美国20世纪文学的“现代经典”。很多年来,批评界对这部小说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自从生态主义批评在上世纪问世以来,人们开始从生态的角度去重新审视和解读塞林格及其小说。本文试图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探究作者更深层次的生态哲学思想,从而希望将有助于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和研究。论文由四个章节及引言和结论组成。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批评界对《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研究现状,同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意义。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生态批评理论和异化的概念。本部分的研究将为进一步的论证做铺垫。第二章分析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人的异化。通过对人与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异化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个社会是缺乏关心和爱的社会。人们不停地寻找物质享受。现代城市生活充斥着腐化堕落的情感和道德,对利润的追求和对财富的积累被认为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在这样不和谐的社会环境下,人们感到孤立和绝望。第三章分析了霍尔顿的生态意识在小说中的体现。通过分析霍尔顿与自然和儿童的亲密关系可见霍尔顿具有强烈的回归自然的愿望。霍尔顿的最终救赎意味着只要人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人与自我的和谐是可以实现的。第四章通过研究塞林格所处的时代、塞林格的生活方式来总结塞林格的生态思想。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人们被物质文明所异化,生活在精神“荒原”上。塞林格认为,通过回归自然、简朴的生活方式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人类就能够抵御物质文明所带来的异化。结论部分对全文做了简要回顾并重申了本文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其他文献
高效应该是课堂教学行为的最根本准则,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没有高效课堂的支撑,所有的教学改革将会成为无源之水,缘木求鱼。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从利用学案,自主学习;对学群
档案利用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北大学档案馆在高校智慧档案馆研究中,根据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办学宗旨,提出围绕中心、助推管理、服务师生的工
语文教辅类报纸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服务教学的报纸,能否兼顾做新闻?答案是肯定的。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而新闻引导学生直接关注现实社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让学生除了学习课本
频繁的环境振动会引起工程结构疲劳损伤和破坏,但目前我国尚缺乏相关技术标准。本文对由打桩施工和地铁运行引起的地面水平振动,运用有限元法分析了一个6层水平剪切型工程结
在一般人看来,空姐绝对是“高大上”的职业,飞翔空中,薪资丰厚,职业的训练还让她们养成了温柔亲善的气质,似乎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不过,家住台湾基隆的空姐郭小姐是个例外,33岁
期刊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推行的招投标制度促进了市场主体的公平自由竞争,然而目前招投标领域广泛存在的不规范行为如围标、串标、合谋、规避招标、虚假招标、“黑白合同”等严
基于能量结构地震弹塑性分析过程中,地震记录的强震持时是影响结构能量需求的重要指标。利用拟合设计反应谱的人工地震记录、对实际记录进行调整后与设计谱相匹配的地震记录以及实际地震记录,对不同滞回模型和不同自振周期的弹塑性单自由度结构体系以及按现行规范设计的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通过分析5种不同类型的强震持时指标与结构总输入能、滞回耗能、阻尼耗能以及构件耗能之间的相关性,得到了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