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丘陵地区农业生态气候适宜度动态分析——以四川省盐亭县为例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kstar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球变化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全球环境变化的区域效应成为了地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全球气候变化将使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而“靠天吃饭”的农业是受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文中以川中丘陵地区四川省盐亭县为例,通过对其26年(1980~2005年)农业生态气候适宜度的动态分析,探讨了全球气候变化对小尺度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提出对农业生产优化管理与气候资源利用的响应措施,为该区农业气候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依据盐亭县近46年(1960~2005年)太阳辐射、气温、降水资料和近26年(1980~2005年)来的蒸发量气象观测资料做定量分析,分析了该县近年来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运用模糊数学方法采用26年(1980-2005年)的数据动态计算分析了水稻、玉米、甘薯和小麦的气温、日照百分率和降水的隶属函数,并采用平均资源适宜指数,平均效能适宜指数和平均利用指数对研究区四种农作物的农业生态气候适宜度进行了评价,同时,探讨了近26年来该县农业生态气候适宜度的动态变化特征,并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生产对策。 其研究结果表明,该县四种作物在生育期内的气候资源适宜状况(Isr)的排序为:甘薯>水稻>玉米>小麦。它们在生育期内光热水的配合程度(Ise)的排序为:甘薯>玉米>水稻>小麦。平均利用指数以玉米最高(K),其排序为:玉米>甘薯>水稻>小麦。近26年来盐亭县气候变化对四种作物的生产影响而言,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而日照和水分的影响较大,其中日照变化对四种作物的生长都是有利的影响,但降水量变化对三种大春作物是不利的影响,而对小春作物则是有利的影响。从气候资源适宜状况和光、热、水的匹配程度来看,三种大春作物均呈振荡性上升。从气候资源的平均利用效率来看,水稻和玉米呈上升趋势,甘薯呈下降趋势;而对小春作物(小麦)而言,无论是从气候资源的适宜状况或是光、热、水的匹配程度,或者是气候资源的平均利用效率都有明显的上升。该县适应气候变化,提升农业生产优化管理的对策主要包括:大力发展大春作物生产,稳定小春作物种植;水利与水保相结合,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抗灾能力,稳定农业生产: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其他文献
四川藏区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南缘,这里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学校点多面广,边远分散.近年来尽管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教育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并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
石墨烯独特的二维片状结构、优异的电学性质、巨大的比表面都赋予其作为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载体的有利条件。大量的研究表明,石墨烯作为载体材料具有明显不同于传统载体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leomorphic lobular carcinoma in situ(PLCIS) is a subject of controversy. As a consequence, there is a risk of providing inconsiste
该文主要以杭州和宁波地区为试验区,以TM影像和SPOT影像为数据源,分别采用改进的图像差异值法、选择性主成分分析法及分类后比较法对宁波市区进行变化信息提取分析,在分类后
古近纪是地球从中生代温暖气候向新近纪寒冷气候的过渡期,该期内陆古环境重建是中国新生代地质研究的前沿问题。本文选取六盘山北部中-新生界剖面中的寺口子组砂岩地层作为研
自2004年广州“教育e时代”工程启动以来,广州市教育信息化紧紧围绕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局,积极构建教育的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创新.但是,面对教育改革
微机室的管理看似简单,但要维护好微机室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者提出了用组策略、新建学生账户、还原精灵等方法对微机室进行有效的防护.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同时也带来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研究发现,我国建筑行业产生的能耗比较大,因此建筑行业迫切需要低碳式的发展,降低能耗。为了
随着社会的进步,也相应的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为了使建筑具备更好的安全性,建筑工程项目更应该重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环节。下文对高层建筑结构
首先,本文详细介绍了云南天文台新研制的高时间分辨率(2 ms),高频谱分辨率(200 kHz)的米波(70-700 MHz)和分米波(625-1500 MHz)太阳射电频谱仪,并展示了初步的观测结果。目前,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