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对供试甜瓜白粉菌生理小种进行鉴定,以收集1号(抗白粉病品种)和皇后(感白粉病品种)杂交后代的F2群体为材料,对F2群体的237个单株进行了苗期白粉病抗性接种鉴定,利用F2群体的极端抗病植株和极端感病植株的DNA建立抗病池、感病池,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进行SSR、SRAP标记分析,寻找与抗病基因连锁的标记,主要实验结果如下: 1.采用眉毛挑针挑取白粉病菌单个孢子的方法,结合离体圆叶培养法,引用国际通用的甜瓜白粉病生理小种鉴别寄主,初步确定海南三亚研究基地大棚内的白粉病菌属单囊壳白粉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种的生理小种1;使用离体叶片保存白粉病菌的方法可行,孢子新鲜,但保存周期短,需要不断地在新的叶片上接种;干孢子直接接种法与喷雾法接种白粉病菌相比较,喷雾法接种发病早且重。 2.本实验构建的F2群体性状发生分离,出现抗病和感病植株。田间鉴定F2群体的237株植株,其中174株抗病,63株感病。调查表明,实验用的F2群体抗感分离接近3:1的比例,由此可推出,该调查地的白粉病病原菌的抗性是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 3.SRAP体系扩增优化后,获得最佳反应条件为:20μL体系中模板DNA36ng、TaqDNA聚合酶2.5U、dNTPs2.25mmol/L、引物0.6umol/L和Mg2+1.75mmol/L,2μL10 PCRbuffer;反应程序:95℃预变性5min,95℃变性1min,35℃退火1min,72℃延伸1min,5个循环;95℃变性1min,51℃退火1min,35个循环;72℃延伸10min;4℃保存。 4.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通过对抗病基因池和感病基因池进行抗病基因的SSR标记筛选,结果显示,引物P173-174在亲本和F2代抗、感基因池之间扩增出一条大小约为200bp的多态性片段,用SRAP标记筛选后,引物Me4+Em37在亲本和F2代抗感基因池之间扩增出一条大小150bp左右的多态性片段。经亲本与抗、感单株检测和F2群体单株中验证后,SSR标记中的P173-174引物得到90条多态性条带,SRAP标记中的Me4+Em37引物得到69条多态性条带。采用JoinMap4.0软件进行分析,SSR、SRAP两标记与抗白粉病基因间的连锁距离分别为28.3cM和19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