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承载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在促进人体健康方面有着独特的功效。2013年中国将“一带一路”战略确定为新时期对外发展的国家战略,使得“一带一路”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在此背景下研究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对外传播是时代的选择,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发展过程中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实践类型进行研究,对文化传播的原理进行充分阐述,对传播路径进行系统发掘,对传播媒介进行合理分类,发现其中存在的优势与问题,并针对“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构建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其研究结论为:(一)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对外传播媒介中,纸媒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发挥着作用但显示出滞后性、迟缓性、刻板性的缺点;电子媒体通过广播、影视、综艺节目、电脑网络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部分缺乏互动性、权威性;新媒体下以微博、微信及移动互联网广播类APP等为主体的新媒体互动性强、形式丰富,但缺乏系统的整理和管控。(二)以“一带一路”沿线孔子学院为例,在“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打造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示范区,搭建文化传播平台,对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和处理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的统筹工作至关重要。(三)太极拳以突出的治病养生功能为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播树立了很好的形象,提高国外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认知,而与之相对应的健身气功、休闲娱乐养生方式和其他武术养生拳种缺乏被认知度,未建立起多样化民族传统体育养生品牌。(四)“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对外传播有利于国外人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历史及现状,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软实力,其文化效应也有利于刺激经济的发展甚至带动各个国家之间更深层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