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碳管/羟基磷灰石生物复合材料的凝胶注模成型技术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thing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与人体骨的无机质成分非常相似,是一种典型的生物活性材料。其缺点在于本身的力学性能较差,强度低,脆性大,这一缺点大大限制了羟基磷灰石陶瓷在人体某些承重部位的应用。纳米碳管(Carbon nanotube/CNTs)是1991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碳结构。具有单层或多层石墨片卷曲而成的无缝纳米管状壳层结构。这种特殊结构使它的力学性能特别优异,有很高的强度和韧性。本研究组将纳米碳管与羟基磷灰石复合,制备出一种纳米碳管,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超过140MPa,达到目前硬组织修复材料的中等水平,而断裂韧性最佳值达到了2.4MPa·m1/2,高于相近工艺制备的其它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性能。通过微观组织观察和分子生物学分析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发现,CNTs/HA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具有促进组织愈合的功能。 然而,常规的陶瓷成型方法难以满足各种人工种植体形状复杂的要求。凝胶注模成型是一种制备复杂形状,高均匀性陶瓷坯体的实用技术。因此,研究纳米碳管/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对于这种材料的临床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出所需的HA粉体,然后考察了pH值、分散剂加入量以及固含量对于料浆粘度的影响,制备出了高固含量、低粘度的CNTs/HA悬浮体。研究了凝胶注模成型过程中有机单体加入量、单体/交联剂比值、固含量以及引发剂和催化剂加入量对于可操作时间、坯体性能、显微结构的影响,制备出了显微结构均匀、强度较高的坯体。DTA研究发现,CNTs从450℃开始将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为了防止其氧化,设计了两种脱胶工艺:一步法和两步法。一步法是在空气气氛中450℃脱胶,长时间保温;两步法方法是先在真空中进行脱胶(600℃,1h),然后在空气气氛中热处理(350℃,4h);经排胶后,对坯体进行真空无压烧结:升温速率,5℃/min;保温时间,4h;烧结温度,1100℃,并最终制得CNTs/HA复合材料烧结体。 力学性能研究发现,两步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较高;随着CNTs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抗弯强度不断增大。XRD研究发现,经过热处理除掉了真空脱胶产生的残余碳;一步法不能脱胶完全,残留的有机物将会在复合材料烧结过程中
其他文献
石墨烯作为纳米添加剂能够显著提高聚合物和其他基体材料的力学、热学、电学等多方面性能,在各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石墨烯之间存在较强的范德瓦尔斯和π-π相互作用,
芳香族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它们可通过废水排放和使用过程的释放等过程进入环境,从而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生物降解是有机污染物从环境中去除的最主要的环境过程,影
介绍一种简易稻曲病田间接种方法(厚垣孢子直接喷雾),包括菌源的采集保存、水稻种植过程、接种体制备、接种实施过程以及最终接种效果,为水稻新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田间鉴定、
本文主要是对紫铜毛细管外表面进行酸性光亮镀锡工艺的改进而展开研究。在全面分析国内外酸性电镀锡工艺的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主要对酸性光亮镀锡的稳定剂及电镀工艺
期刊
本论文首次系统研究了掺杂Nb、Ni、Cu对Fe88Zr7B5基软磁合金薄膜材料的巨磁阻抗效应和磁特性的影响;分析研究了不同工艺制备的FeZrB系合金薄膜的微观结构、磁特性和GMI效应;同
本研究以处理城市生活污水为目标,以生物膜反应器为平台,模拟原位处理无序排放的污水。考察了生物膜挂膜过程;挂膜成功后,在间歇式生物膜反应器中考察了复合酶生物促进剂投加量、
当前能源问题以及与能源密切相关的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南通江山农药化工园区能源系统的优化就成为了在全球能源新形势下,满足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政策
土霉素是四环素类抗生素之一,具有广谱抗菌性,在医疗上用途广泛,主要应用于呼吸道和肠道感染,同时它也是一种生长促进剂,常常被用作饲料添加剂。   在土霉素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