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61-mY和ZA84-nCa合金微观组织及耐蚀性能的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dvrgbedr544y4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镁合金重量轻,比强度高,还具有良好的铸造性、切削性、抗冲击减震性、导热性、导电性、无毒性和回收性等优点,因此镁合金被广泛应用在许多领域中。但镁合金的耐腐蚀性差,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因此,提高镁合金的抗腐蚀性能十分重要。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电化学分析仪等研究了金属型铸造AZ61-mY镁合金及ZA84-nCa镁合金的显微组织和耐蚀性能,实验结果如下:(1)AZ61镁合金中加入Y后,合金组织由a-Mg、β-Mg17Al12和稀土化合物A12Y相组成。稀土Y的加入量发生变化时,β-Mg17Al12相的形态及分布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加入1.0wt.%Y时,β-Mg17Al12相呈弥散状态且分布比较均匀,A12Y相数量增多。(2)利用静态失重法、观察失重试样腐蚀形貌及电化学实验的方法对铸态AZ61-mY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AZ61镁合金中加入适量稀土元素Y可以提高其耐蚀性能。在静态失重腐蚀实验中,合金AZ61-(0-1.5)Y在3.5%NaCl溶液中浸泡五天的平均腐蚀速率分别为11.41692、2.85699、2.29968和4.22517g/(m2.h)。AZ61-mY合金腐蚀48h后,观察合金腐蚀形貌:添加Y的合金发生局部腐蚀;未加Y的合金试样发生全面腐蚀,腐蚀程度较深,且有大量腐蚀深坑存在。相比之下,加1.0wt.%Y合金腐蚀程度最小。在电化学腐蚀实验中,稀土Y使镁合金的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AZ61-(0-1.5)Y合金的自腐蚀电流密度随Y含量的增大先降低后升高,但都比基体AZ61镁合金的自腐蚀电流密度低,当Y含量达到1.0wt.%时,合金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值最低且为0.6923mA/cm2。(3)Ca加入ZA84镁合金中后,合金的显微组织有了明显的细化效果,τ-Mg32(Al,Zn)49相变得弥散均匀。对ZA84镁合金而言,钙的加入,并未在试验合金中形成新相。(4)通过静态失重、观察失重试样腐蚀形貌及电化学实验的方法研究了铸态ZA84-nCa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对比四种合金的实验数据,得出ZA84-0.3Ca合金的耐蚀性最好。在静态失重腐蚀实验中,添加Ca后,合金的腐蚀速率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小,比未加Ca合金的腐蚀速率分别减少了39.6%、24.9%和15.9%,其中ZA84-0.3Ca合金的腐蚀速率最低,是四种试样中耐蚀性最好的。四种试样合金在3.5%NaCl溶液中腐蚀16h后,未加Ca的ZA84镁合金腐蚀程度最为严重,只有局部区域未被腐蚀。加Ca后的合金表面仅发生少量的点蚀,其中以ZA84-0.3Ca合金的表面腐蚀程度最轻。在电化学实验中,ZA84镁合金中加Ca后,合金的腐蚀电位都向正方向移动,其中加(0.3-0.9)Ca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比未加Ca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分别降低了44.1%、25.3%、20.9%。
其他文献
金属半固态成形技术结合了液态和固态金属成形的有利条件,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被认为是21世纪金属制造的新兴技术之一,也是当前我国高技术产业化优先发展的重点之一。它分为
<正>中考复习是一场时间与效益的博弈,学生要在两三个月内完成一轮章节复习、二轮专题复习及中考模拟试卷的考场演练.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提升学生的
70年代席卷全球的石油危机促使各国开始寻求新型的、来源充足的能源。氢能作为一种来源丰富、清洁、高能量密度的能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970年荷兰菲利普实验室发现LaNi5材
工程领域中,很多重要零构件在工作时承受着低应力多碰载荷。研究表明,零构件受多碰失效的起因可归结为材料的塑性变形,且以往的激光熔覆单质涂层变形规律表现出“趋表效应”,即形
“无讼息争”的理念在我国历来被推崇,是我国传统法律文化重要的价值追求,经过历代统治者强化之后,成为我国古代法律思想的主流精神。但是对于“无讼”境界的过度追求以及后
动机调控被看作自我调控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将影响学习过程和成效,但有关动机调控的研究仍然比较欠缺。同时,我们认为动机调控对外语学习具有特殊的重要性。遗憾的是,目前
以铜、锌为主的合金黄铜因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在现代工业中应用极广,但在含氯离子的水溶液中黄铜的腐蚀较快。因此对于在含氯溶液中性能优良、环境友好的黄铜缓蚀剂
随着政治文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现代政府由全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政府管理主体呈现多元化,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公共管理倡导更多的理性公民的协商和对话,公众参
股权结构是决定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因为股权结构决定着公司控制权的分布,决定着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的性质,而公司治理效率的高低最终体现在经营绩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