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皮抑素基因转移联合顺铂对肺腺癌A549的实验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son_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体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离不开肿瘤血管的形成,血管生成受到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的双重调控。内皮抑素(endostatin)是1997年由O’Reilly等从小鼠血管内皮瘤培养液中分离到的一种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也是目前发现的作用最强烈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初步研究表明,内皮抑素能通过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移行,进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但由于抗血管生成疗法总体上仅能抑制肿瘤生长,并不能彻底清除肿瘤,因此,联合传统疗法已成为当今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而迄今为止,有关内皮抑素联合化疗针对肺腺癌的治疗研究,国内外报道尚少。鉴此,本文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观察内皮抑素基因表达产物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并分别观察内皮抑素基因转移及其联合顺铂对肺腺癌A549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旨在为临床治疗肺癌提供新的策略和依据。 第一部 逆转录病毒介导内皮抑素基因转移及其表达产物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内皮抑素基因转移的方法,及其表达产物人内皮抑素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方法: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转导内皮抑素(Endostatin)基因至肺腺癌A549细胞,获得含内皮抑素基因的A549/Endo细胞。PCR方法检验外源性内皮抑素基因在宿主细胞中的整合和表达。培养转染内皮抑素基因的A549/Endo细胞,收集上清液,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内皮抑素蛋白的浓度。MTT法观察该上清液对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FCM)、原位细胞凋亡法(TUNEL)分析内皮抑素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分别检测内皮抑素作用后内皮细胞内Bcl-2蛋白、BcI-XL蛋白、Bax-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内皮细胞内Caspase-3活性水平。 结果:PCR法证实A549/Endo基因组中整合有外源性内皮抑素基因,RT-PCR内皮抑素基因转移联合顺铂对肺腺癌A549的实验研究中文提要法证实Endostatin基因能有效表达mRNA。A549zEndo细胞(一又10,/m一)培养48h后,ELISA法测得上清液中内皮抑素蛋白含量为348士1 20pg/ml。MTT法显示含内皮抑素的上清液能明显抑制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细胞的生长。流式细胞仪、原位细胞凋亡法显示内皮抑素可诱导EAhy926凋亡。同时检测到内皮抑素作用后的内皮细胞Bcl一2、Bd一xL蛋白表达量下降,caspase一3水平升高,而Bax一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 结论:逆转录病毒能高效介导内皮抑素基因转移,内皮抑素基因表达产物能明显抑制人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诱导凋亡是其作用机制之一,这种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Bcl一2、Bcl一X/L的表达来实现的。
其他文献
利用干湿法对废旧锌锰电池中的二氧化锰进行回收处理。通过酸浸、焙烧、纯化等方法得到较纯的二氧化锰,硝酸的浓度、体积、浸泡的时间和温度等对二氧化锰回收有一定的影响。
目的系统评价钇-90微球治疗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8年第9期)数据库,收集钇-90微球治疗不可切除原发
目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eIF4E在头颈肿瘤中的表达情况,拟以p53蛋白做对照,比较两者在头颈肿瘤预测中表达的敏感性及阳性率,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
根据儿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设计一款面向儿童自学的应用系统。该应用系统采用体感交互技术,通过有限姿势序列状态机和碰撞检测方法实现动作识别与碰撞检测。借助游戏
自从高考从命题作文向话题作文转化以后,写作要求也由限制性走向开放性。从近几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诚信”、“心灵的选择”到“感情亲疏和
问:据有关专业书中所载:"气态二氧化碳的温度降到-78.5℃时,就固化为干冰,在气体与固体之间不存在液体状态."那么,瓶装液化二氧化碳又是怎么来的呢?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自2006年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地区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2017年,中部六省GDP总和为179412.37亿元,占全国经济比重达到21.7%,超过1/5。六
报纸
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作品深切关注着美国社会中黑人女性的生存状况和身份危机。本文从两个方面对莫里森的首部小说《最蓝的眼睛》进行了解读
目的:检测环氧合酶-2(clooxygenase-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odothelial growth factr、VEGF)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探讨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