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对p53突变型人宫颈癌HeLa细胞及p53野生型人宫颈癌Siha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并通过比较青蒿琥酯对具有不同p53功能的人宫颈癌细胞放射敏感性影响的差异,进一步研究其放射增敏作用的机制。方法选择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Siha作为实验细胞。(1)利用四氮唑盐比色试验(MTT)检测青蒿琥酯对人宫颈癌HeLa和Siha细胞存活分数的影响,确定放射敏感性实验所需青蒿琥酯的药物浓度;(2)应用克隆形成实验及流式细胞术,研究青蒿琥酯对HeLa、Siha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3)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青蒿琥酯联合γ射线作用后,HeLa和Siha细胞周期分布的改变情况;(4)应用Western-blot法分析青蒿琥酯联合γ射线作用后,细胞周期调控相关蛋白wee1,cyclinB1,cdc2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1)MTT检测分析显示:青蒿琥酯对人宫颈癌HeLa、Siha细胞的抑制率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P<0.01)。确定了增敏实验所用青蒿琥酯的药物浓度:HeLa为2.0μmol/L,Siha为2.5μmol/L,作用时间为24 h,在选定作用时间及药物浓度点下,青蒿琥酯本身对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小(10%);(2)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相同青蒿琥酯浓度下,细胞克隆形成率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减少(P<0.01)。对于HeLa细胞,单纯照射组和药物+照射组平均致死剂量(D0)值分别为2.95Gy和2.07Gy,准阈剂量(Dq)值分别为2.01Gy和1.24Gy,放射增敏比(SER)为1.43;对于Siha细胞,单纯照射组和药物+照射组平均致死剂量(D0)值分别为2.68Gy和2.61Gy,准阈剂量(Dq)值分别为1.91Gy和1.86Gy,放射增敏比(SER)为1.03;(3)AnnexinⅤ/PI双染法凋亡检测结果显示:对于HeLa细胞,单纯2、6Gy照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是12.26%和40.08%,经青蒿琥酯处理后,相同照射剂量下细胞凋亡率分别上升至22.71%和59.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Siha细胞,单纯2、6Gy照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2.27%和32.25%,经青蒿琥酯处理后,相同照射剂量下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4.35%和33.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显示:在2、6Gy照射剂量点,对于HeLa细胞,青蒿琥酯+照射组与单纯照射组相比,G0/G1期细胞比例上升(P<0.01),G2/M期细胞比例下降(P<0.01);对于Siha细胞,青蒿琥酯+照射组与单纯照射组相比,G0/G1期、G2/M期细胞含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5)Western-blot分析显示:对HeLa细胞,单纯经2、6、12Gyγ射线照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wee1的表达量上升,且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表达量增加,cyclinB1蛋白的表达降低,且表达量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的越明显,cdc2蛋白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相同照射剂量下,药物+照射组wee1蛋白表达量较单纯照射组减少,cyclinB1蛋白较单纯照射组增加,cdc2蛋白变化不明显;在Siha细胞,药物+照射组wee1蛋白、cyclinB1蛋白、cdc2蛋白表达量较单纯照射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1)青蒿琥酯对人宫颈癌HeLa和Siha细胞的抑制率在研究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2)青蒿琥酯对HeLa和Siha细胞的抑制作用不同,相同药物浓度下,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强于Siha细胞;(3)青蒿琥酯对p53突变型人宫颈癌HeLa细胞有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而对p53野生型人宫颈癌Siha细胞无放射增敏作用。青蒿琥酯对HeLa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与降低其由放射所导致的亚致死性损伤的修复能力有关;(4)青蒿琥酯能增加p53突变型HeLa细胞经γ射线照射后的细胞凋亡率,而对p53野生型Siha细胞受照后的细胞凋亡率无影响;(5)青蒿琥酯能抑制细胞由电离辐射所诱导活化的G2/M期阻滞,从而使更多带有放射损伤的细胞因得不到足够时间进行修复,直接进入有丝分裂期,发生细胞死亡;(6)γ射线照射后,可通过增加G2/M期相关周期蛋白wee1的表达水平,降低cyclinB1的表达水平,诱导p53突变型HeLa细胞发生G2/M期阻滞,青蒿琥酯联合照射,能逆转这种变化,使wee1的表达量降低,cyclinB1的表达量增高,从而减弱G2/M期阻滞效应,发挥放射增敏作用。Siha细胞经照射后主要发生G1/S期阻滞,故青蒿琥酯联合照射后,G2/M期相关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变化;(7)HeLa和Siha细胞经青蒿琥酯联合γ射线照射后,cdc2蛋白的表达量均无明显变化,由此推测青蒿琥酯是通过wee1间接作用于cdc2来影响G2/M期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