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小切口方法治疗肘管综合症的疗效,并结合传统治疗方式进行分析。方法:对50名肘管综合症患者分别分组采用小切口术式和传统术式进行治疗。采用尺神经功能评定标准分类,从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日,术后并发症,术后疗效等几方面进行对比,探讨小切口治疗肘管综合症的手术指征及效果。结果: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在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日,术后并发症方面,小切口术式优于传统术式。结论:小切口治疗肘管综合症具有严格的手术指征,该术式具有创口小,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较少等优点。目的:利用冻干法和静电纺丝技术分别制备壳聚糖管状支架材料,对比两种管状支架在PBS液中降解率,纯水降解率,胰酶降解率,体内降解率,孔隙率,拉伸力学,压缩50%的压缩强度,管状材料的自然形态及电镜下材料结构。方法:1.冻干法和静电纺丝技术分别制作壳聚糖材料。2将材料分别放入PBS液和纯水中50天,放入胰酶液体中1天,及埋入SD小鼠体内30天观察两种材料的降解率进行对比。3.计算两种材料的孔隙率进行对比。4.利用拉伸力学仪器测定管状材料在干燥时和浸润水溶液后24小时后的拉伸力学,利用压力计测量管状材料被压缩50%的压缩强度。5.比较两种管状材料的自然形态。6.电镜下对比两种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果:1.两种材料在PBS溶液,纯水中浸泡50天及埋入SD小鼠后30天,静电纺丝组较冻干组降解率高,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2.两种材料在胰酶液中浸泡1天后,与浸泡前比较无显著差异。3.测定两种材料的孔隙率,冻干组较静电纺丝组高,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4.测定两种材料的拉伸力学,在干燥和浸泡后,静电纺丝组较冻干组有更好的力学强度,比较有显著差异;测定两种材料的被压缩强度,静电纺丝组具有更好的抗压能力,比较有显著差异。5.两种管状材料形态较好,较均匀。6.电镜下可见冻干组以孔隙结构为主,静电纺丝组以纳米纤维交叉的网状结构为主。结论:两种支架的管状形态较好,材料分布均匀,静电纺丝组在几种液体和小鼠体内的降解率较冻干组材料高,并具有更好的拉伸力学及抗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