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闻传播实践中,从古至今都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新闻事件发生后,与之相匹配的称谓也会随之出现;或者同一个新闻事件常常有几种不同的名称。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新闻事件命名”。对业界而言,新闻事件命名“见怪不怪”;对学界而言,它却始终“有实无名”,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其结果是直接影响到新闻事件命名理念和实践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本研究以新闻事件名称为研究对象,落脚在“大众传媒如何对待官方和民间命名”这一问题上,详细探讨了给谁命名、谁来给新闻事件命名、怎样给新闻事件命名,以及给新闻事件命名后带来的诸多影响。具体而言,论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的价值,阐述了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新闻事件和命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一部分主要是对新闻事件进行学理探讨,厘清新闻事件的概念,界定新闻事件的定义,总结出新闻事件的特征,最后还对新闻事件与其它几种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第二部分主要是总结出三个新闻事件命名主体:官方命名主体、民间命名主体、媒体命名主体,并分别论述官方、民间、媒体三种命名主体及其三者相互之间的关系。在对上述主体和这些主体相互作用的分析过程中,我们也会对这些主体的形成、制约和变化做出必要而简洁的扫描,以期发现他们的理路和走向。第三部分以新闻事件命名观为理论依据,归纳总结出新闻事件命名的原则和方式,并横向对比研究了新闻事件命名与其他事物命名的异同。第四部分分析了新闻事件命名的功能和效应,本文以大众传媒为立足点,探讨了如何避免和消减新闻事件命名的一些负面影响以达到稳定社会情绪的目的,笔者认为大众传媒应本着对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官方命名和民间命名,引导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提供各阶层利益、情绪诉求的渠道,融合官方命名和民间命名,而官方命名与民间命名趋向一致有利于社会情绪的稳定,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在本文中,笔者从一个整体视角来透视新闻事件命名,立足当前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特定语境,关注大众传媒如何在各种力量的作用下,以及在和这些力量的相互作用中对待官方命名和民间命名。在对上述作用和相互作用的分析过程中,笔者也会对这些力量的形成、相互关系和变化做必要的阐述,并以新闻事件命名观为理论依据总结出新闻事件命名的原则、方式、功能和影响。但是,笔者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建构新闻事件命名的教科书式大而全的体系,而在于通过检视那些影响新闻事件命名的各种主要力量,寻求一种能让大众传媒面对纷繁复杂的官方命名和民间命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专业精神。本文采用了文本分析、比较分析、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力求能够更好的解读新闻事件命名;在研究视角上,从新闻事件命名的客体入手,引出“新闻事件”的定义和特征,并利用新闻学、传播学、修辞学、社会语言学、社会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背景,力求对新闻事件命名做出全面的阐释。而这些都是本文的独特之处。目前学术界研究命名的不少,但是多数是以楼盘、菜肴、商店、商品和电视栏目为研究对象,很少有人研究新闻事件的命名,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更是没有,而本文却以新闻事件为切入点,来探究新闻事件命名的原则、方式、功能和效应,这正是本文最新颖之处。此外,本文将民间、官方与媒体三种不同的命名主体放在一起作比较研究,力图发掘出不同的命名的背后所表达出来的不同立场态度,进而比较出传播效果的差异性,这也使得论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笔者关于新闻事件命名的研究,不仅丰富着新闻学的理论研究,特别是新闻业务领域的研究,也期望能够在新闻实践操作层面产生积极意义,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