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对都市白领消费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对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白领职员的调查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cool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立足于白领阶层的出现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迁这一宏观社会背景,选取白领消费生活方式这一研究主题,运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和比较分析三结合的方法,以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理论为基点,先对不同消费观念影响下的白领消费生活方式现状进行了描述,进而重点探讨了大众传播对白领消费生活方式影响的程度和内容,找出其主要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供有关部门借鉴.该文主要从两大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通过对消费生活方式基本构成五要素: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方式、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现状分析来描述白领消费的整体状况.作者首先描述了白领的消费观念现状并据此划分出白领的消费类型,分析发现,白领的消费观念处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渡时期,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其次又探讨了白领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状况,研究表明,白领的消费习惯已经程序化,这同他们的职业特点密切相关.消费方式在日常生活消费、品牌消费、网络消费和休闲消费方面表现出独特性,相应地影响它们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消费观念、社会分层、信息渠道等;再次用比较分析方法描述了白领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概况,比较得知,白领的消费水平较武汉市民高,白领的消费结构同武汉市民比较起来呈现出重精神轻物质的特点,在精神消费方面体现出重智力发展轻娱乐消遣的倾向,影响它的主要因素是收入和消费观念.另一方面是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技术探讨了大众传播因素对白领消费观念影响的程度,统计结果显示,影响白领消费观的主要因素是白领对印刷媒介信息渠道的选择、文化程度以及白领对所信任的印刷媒介内容的选择,其中信息渠道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大.接着从主观方面入手结合部分个案访谈资料分析了大众传播在白领消费生活变化中的作用.研究认为,大众传播的积极作用是主流,但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它的作用不仅在于传递信息,更重要的还在于它能强化消费者原有的消费意识,通过对生活方式的传播,促进消费习惯和消费时尚的形成.文章的结属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研究结论,指出白领阶消费生活方式中可能会出现的误区,进而探讨了研究对于企业和大众传播机构等社会组织相关活动的启示.
其他文献
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房屋住宅在成为多数普通城市居民最大的私产。但同时,它也成为社会矛盾和冲突最集中的领域之一。根据我国《宪法》,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和集体,土地使用期
我国的电力工程造价控制,是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完善的,电力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是大势所趋.本文从电力工程的角度出发,首先介绍了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必要性,其次提
“超级稻”选育成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从光合潜力分析,成都这样的全国低日照地区开展“超级稻”选育也是能够成功的。笔者深入分析了第一次绿色革命——矮秆多穗育种和半
本文是关于山东省章丘市文祖镇的个案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观察法收集资料,然后结合文献研究对已有的资料进行分析,运用社会支持理论、社会救助理论、社区照顾理论对当前农村五
本文采用赋权、开放式和后置的研究策略,从微观视角解读郑州市住家型农村外来女性家政服务员流动的缘起与归宿。  本文建议,为更好促进她们的“和谐流动”,在宏观层面上,国家、
对村民委员会和村党支部关系的研究一般从宏观或是微观角度入手。宏观研究的理论范式有国家政权建设、新政治经济学、国家与社会的二元框架以及村民自治等,微观研究主要从两委
为了更好地鉴定新引进夏玉米品种的丰产性和适应性,筛选出适合我市夏播的玉米新品种,2000年我们在新乡县李台原种场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参试品种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外出务工,受到体制结构的制约,大量的农民子女被迫留在农村,因此,出现了一类新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
近年来由于乙型肝炎所引起的恶性事件屡有发生,随之衍生出的自杀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的关注。事实上,这个传染学上的乙肝问题正在由疾病向社会性事件、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