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压状态下氢与典型富氢化合物的电输运性质及其结构相变实验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g_z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氢是宇宙中原子结构最简单的元素,也是研究凝聚态问题的经典体系之一,金属氢可能成为新一代高密度含能材料和“高温”超导材料,因此金属氢的研究被列为压缩科学研究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都表明氢金属化压力高达数兆巴,鉴于此,探索降低氢金属化压力的技术途径成为人们关注的研究工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第四主族元素“化学预压”的研究思路,他们认为,碳、硅等元素对氢的“化学预压”作用,会降低氢化物体系(CH4、SiH4)的金属化压力,甚至可能在相对较低的压力下制备“金属氢合金”。第四主族元素氢化物的金属化研究是富氢天体磁场、超导材料以及新能源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导电性实验测量结果是判定样品是否金属化最直接的证据,前人通过动压技术已经得到氢流体电阻率随冲击压力变化规律,并且得到了氢金属化的实验证据,但是对于高压下第四主族元素氢化物体系的电阻率变化规律知之甚少。因此针对第四主族元素氢化物开展动态加载和导电性直接测量十分有必要。为此,本文研究了氢、甲烷以及硅烷在冲击压缩状态下的电阻率。本文具体研究内容为:首先建立了高密度分子流体在动高压加载条件下电阻率的原位测量技术;其次研究动高压加载状态下氢以及两种富氢流体(CH4、SiH4)电阻率随冲击状态变化规律,探索不同体系的导电特性。借助电阻率原位测量技术,在44138GPa冲击压缩条件下,首次获得液态硅烷电阻率随冲击压力变化特征,发现在该压力区间体系从绝缘体转变为半导体,其电阻率最小值达到3×10-3Ω·cm。在89145GPa区间获得了液态甲烷电阻率随冲击压力变化规律,发现它与硅烷差别明显。在12.493GPa压力区间获得流体氢冲击电阻率数据。通过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在相同的压力区间,甲烷的电阻率值明显高于硅烷和氢的电阻率值,表明冲击加载状态下甲烷分子更稳定,或者分解产物仍然保持低电导特性;(2)在富氢体系中引入硅元素和碳元素都没有明显降低氢体系的电阻率,据此推测冲击压缩状态下利用第四主族元素“化学预压”方法降低氢体系的金属化压力效果不明显,甚至对于碳元素还有将氢体系金属化压力升高的趋势;(3)依据半导体电导理论解释了氢、甲烷以及硅烷的带隙随密度变化特征,进而推算出甲烷和硅烷的金属化条件,与理论研究相符较好。本研究探索了富氢体系的电阻率随冲击压力温度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富氢流体中掺入第四主族元素对体系导电性的影响,为金属氢、富氢天体磁场、超导材料以及新能源等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原文传递是文献资源共享的重要组成,可为教学科研活动提供更广阔的资源保障.中央财经大学同其他财经类高校一样,不但参加了全国性、区域性的文献保障体系,还同北京地区其他四
《初次约会》是一部以美国当代年轻人恋爱观为题材的音乐剧,故事用了大量的即时对话和人物的意识流艺术手法,来进行叙事,通过将艾伦和凯西的第一次约会的实况完整的展现给观
物理层安全有望成为一种新的信息保密手段,与现代密码学结合,两者携手实现从底层到上层全方位的信息保密。物理层安全研究的整体思路是“利用信号处理技术提高窃听方信道译码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广泛实施,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数学应用意识,如何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化为适应新课标教学要求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师面临
心肌纤维化(Cardiac Fibrosis)是心室重构的主要特征,是指由于心脏组织中心肌成纤维细胞产生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过度沉积,胶原蛋白的浓度和体积分数显著
为研究声发射强度-电磁辐射强度-瓦斯浓度等参量与K_1值之间的相关性,基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分析了声发射、电磁辐射技术监测煤与瓦斯突出的原理,利用KJ838声-电-瓦斯系统对
不同品质的晶体颗粒其力学性能应表现出某种差异。分别选取三种不同品质的RDX和HMX颗粒集合体进行压缩刚度实验,并采用Kawakita压制模型对压制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得到评价晶体颗
镰状细胞病患者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但他们依旧享有公平教育的权利,因此有关镰状细胞病患者学业的研究需要深入进行。本文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共收集到208名学生的调查问卷,其中108名是镰状细胞病患者。本文旨在揭示赞比亚卢萨卡市镰状细胞病学生的生存困境,以及探究影响镰状细胞病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有镰状细胞病的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获得区别对待,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少,并且患者普遍身体状况较差,但
钢-混凝土组合梁桥通过剪力连接件将上部混凝土桥面板与下部钢梁结合起来,可充分发挥钢材的抗拉强度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研究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为了研究强度极限领域内岩石蠕变对外界扰动的响应规律,选取红砂岩为研究对象,基于RRTS-Ⅲ岩石流变扰动效应试验系统,进行了岩石单轴压缩蠕变扰动试验。试验探究了强度极限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