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环境、公司治理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xin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发展到现阶段,金融业与日俱增的风险使得银行业金融体系的风险管理研究集中了大量的目光,其中一个视角是从银行治理的角度发掘影响商业银行风险状况的因素和银行风险承担行为模式。新颖的切入点和视角,对于我国银行业治理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都有不小的借鉴和助益。经过三十多年系统的努力,我国金融体系改革整体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同样遗留下一连串严重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去解决。虽然国内诸多学者都对银行治理改革的路径提出了许多建议和主张,但是由于缺乏一个针对银行业公司治理特殊性而建立的统一理论框架,大多数研究只能从一般企业公司治理理论出发去研究银行治理机制导致研究的结果与我国实际情况不符。相比较而言国外的学者在银行业治理理论方面的研究更为成功,也更有针对性,但是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有着不同于西方国家银行的特殊性,如隐性存款保险等等,单纯的引入外国的理论成果而不做一些必要的本土化加工是行不通的。有鉴于此,本文依据Jeitschko&Jeung(2005)的理论模型,考虑我国特有的银行业从业环境,综合外部监管、投资者法律保护以及公司治理等多方面影响因素,建立一个一般性的多因素理论分析模型来探究管制环境和银行治理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本文将银行关联主体细分为股东,管理者以及外部监管三部分,分析股东与管理者在外部监管约束下各自的最优化选择,银行最终的风险承担行为取决于各个主体之间的相互博弈。理论模型的研究表明:在有隐性存款保险的隐含前提下,无论资本金监管存在与否,股东在银行的经营行为中有很强的冒险激励和倾向,严格偏好高风险的资产。杠杆率约束则可以相对有效的抑制股东的冒险倾向;管理者的风险偏好,要视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而言。只有投资者法律保护的程度在临界点以上,才能降低管理者的风险偏好。商业银行整体的风险承担水平取决于外部监管与内部公司治理的共同作用。在此理论基础上本文采用14家上市银行与12家非上市银行6年的年度数据,对相关假设进行检验。实证结果大部分支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
其他文献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必须从艺术设计的实际出发,对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体系、教学内容和教材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突出综合素质培养,强化岗位技术教育,建立以艺术设计、实践和管理能力培养主导的教学模式。
物价与汇率是开放经济条件下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指标,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实现,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物价体系和汇率政策。而且物价与汇率作为一国货币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的量化指
通货膨胀钉住是一种抛弃以往如货币供应量等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采用单一的通货膨胀率作为衡量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标准的货币政策框架,即放弃中介目标,单纯以降低通货膨胀率为
<正>大数据时代: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作为全球首个大数据主题博览会,2017年的主题是"数字经济引领新增长",而今年数博会的年度主题是"数化万物,智在融合",对于这一主题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和各国的实践都充分的证明了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维持价格的稳定,以价格稳定为导向的货币政策贯穿了整个货币政策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历史。在过去的的十几年
本文通过分析永安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年来木材产品销售指导价的走势之间的关系,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1998年11月永安洪田镇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短视频行业经过几年的发展,逐渐朝垂直化方向转化,作为垂直类音乐短视频社区,抖音在2017年异军突起,2017年下半年,抖音与Airbnb、雪佛兰和哈尔滨啤酒合作了品牌三条原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