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结直肠癌手术病人围术期NK细胞活性与血清IL-18水平相关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1209xm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静脉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及关节镜手术病人围术期NK细胞(Nature Kill Cell,自然杀伤细胞)杀伤活性变化及血浆IL-18水平的检测,观察围术期NK细胞的抗肿瘤免疫活性变化是否与血浆IL-18水平有关。并探讨静脉全身麻醉对围术期机体抗肿瘤免疫的影响,对比分析肿瘤与非肿瘤病人NK细胞杀伤活性的差异。方法:选择19名ASA分级Ⅰ~Ⅱ级的结直肠癌手术病人,Dukes分期A、B期,及ASA分级Ⅰ~Ⅱ级的关节镜手术病人17名。两组病人按照统一给药标准应用相同的麻醉诱导及维持药物,分别于全麻诱导前(T0)、诱导后10分钟(T1)、诱导后60分钟(T2)、手术缝皮结束即刻(T3)四个时间点采取外周静脉血,通过CCK-8法检测NK细胞杀伤活性,Elisa法测定血浆IL-18的浓度。结果:(1)NK细胞活性变化:两组各时间点组内比较,结直肠癌组(肿瘤组)与诱导前(T0)相比,诱导后10min(T1)明显增强(P<0.05),随后又逐渐下降,而关节镜组(非肿瘤组)却表现为T1时刻较T0明显降低(P<0.05),而后逐渐恢复到诱导前水平。两组之间比较,T0时刻肿瘤组NK细胞活性明显低于非肿瘤组(P<0.01),T1时刻肿瘤组反而高于非肿瘤组(P<0.05),两组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2)血浆IL-18水平变化:与诱导前(T0)相比,两组病人血浆IL-18随着时间的变化均呈现先上升(T1),后下降(T2、T3)的趋势。而肿瘤组诱导后10min(T1)血浆IL-18水平较诱导前(T0)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非肿瘤组T1、T2、T3时间与T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全麻诱导后结直肠癌病人NK细胞杀伤活性暂时性增强,而手术应激反应抑制了NK细胞活性,并且血浆IL-18参与调节了围术期NK细胞的杀伤活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2(IL-22)与胃、十二指肠放射性损伤的关系。方法:1.共有20例健康成年人及30例胰腺癌患者纳入研究
针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表现形式和特点,从国内外两个角度进一步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形成的原因,并说明了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时应注意的问题,从政府的宏观调控策略和
资本预算是跨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第一步。本文概述了笔者在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资本预算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方面的工作。
目的:通过对东北地区胃肠道间质瘤(GIST)区域性基因突变类型的回顾分析,研究胃肠道间质瘤区域性基因突变类型的特点,并对不同基因突变类型患者的预后结果进行随访观察,分析不
围绕中西古典悲剧不同的美学品格这一主题 ,就其在创作理念与宗旨、选材与主人公形象塑造、悲剧结局方式与审美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认为西方悲剧是作者哲学理念先行的产
目的:系统评价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可行性及与预后相关的因素,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材料与方法:本研究收集近十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行
<正>患者女,34岁。产后4个月(哺乳期),腹痛伴呕吐1d,加重1h入院。妇科检查:左附件增大,深压痛;右侧附件区未扪及明显异常。经阴道超声表现:左卵巢大小约4.5㎝×1.5cm,呈"新月
设计了符合基坑工程条件的模型试验系统,可以模拟基坑地下水渗流。模型试验系统由土箱、排水箱、进水箱、上水箱、下水箱、测压装置等组成。通过给定进水箱与排水箱的水位可
中国刑法解释活动垄断于特定国家机构而形成科层化、集权化体制;域外法治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刑法解释则垄断于各级法官而具有分权制衡性的特点。集权化刑法解释体制不仅不能达
会计报表的意义对投资者来说非常重要,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会计报表无法提供给投资者需要应用的所有信息。就例如会计报表所要揭露出来的历史信息等等。报表附注所揭露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