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甲环酸复合血凝酶在换瓣病人血液保护效果与抑肽酶的对比研究

来源 :徐州医学院 徐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aszx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血栓弹力图(TEG)以及凝血三项对凝血功能的评估以及失血、输血量的统计,比较氨甲环酸复合血凝酶和抑肽酶在换瓣病人的血液保护效果。 方法:选择换瓣手术的病人(ASAⅡ-Ⅲ级)2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使用血凝酶加氨甲环酸组;B组为使用抑肽酶组。分别在转机前(T<,1>),肝素中和后1 Omin(T<,2>),肝素中和后3h(T<,3>),颈内静脉抽血进行TEG和凝血三项的检查。记录体外循环结束到手术结束的时间;病人回到lCU后,观察记录不同时间病人的胸腔引流量和输血量(RBC&FFP),第一次伤口换药时,对渗血超过1cm<’2>纱布计数,对伤口渗血情况进行评分。比较两组血液的保护效果和相关的费用。 结果:除了T<,2>的PT、Fb以及T<,3>的PT在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其他凝血功能检查结果、手术室停留时间以及渗血纱布计数均无统计学上差异(P>0.05),输血量和出血量也无统计学差别(P>0.05),而A组的药物费用明显少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2)。 结论: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氨甲环酸复合血凝酶,能达到与抑肽酶相似的血液保护效果,同样减少了术后出血和输血量;但前者的药物费用明显少于后者。
其他文献
[目的]:  研制适合中国人群的银屑病患者生命质量量表(QLICD-PS),并对量表进行信度、效度、反应度考评。以锚为基础和以分布为基础的方法,制定临床最小显著差异(MCID),并分析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