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客族群认同的维系与变动——以揭阳D村为个案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onezhao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项关于半山客村落族群认同的研究。以往的客家研究长期以来偏重对客家文化和族群性格的整体性描述,对客家文化丰富多变的区域性差异重视不够。虽然近年来已有学者开始将具体时空框架中的客家文化纳入研究视野,但研究地点多集中于梅州、闽西等地,对处于潮客交界地带的族群关注甚少。本文以潮汕地区潮客交界地带的半山客族群为研究对象,关注半山客族群认同的维系与变动,不仅能为半山客研究提供一个鲜活的民族志个案,而且能在具体而微的民众日常生活实践中窥探族群认同建构、发展与变迁的动力本质。   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D村所处区域的潮汕、半客家村落的分布及D村在通婚、经济活动、学校教育等层面与潮汕族群的互动,以设定族群认同的展示空间,并为下文探讨族群认同的维系和变动作必要的铺垫。第二部分在族群互动和边界流动的脉络中,从宗族认同、方言认同与习俗等层面考察族群认同的维系与表征。第三部分考察D村族群身份“隐形性”的增长趋势及族群意识强弱的代际差异,探讨引发族群认同变动的原因和动力。第四部分是结语部分,总括D村族群认同建构、发展与变迁的动力本质,总结族群认同的特点,并对本地族群认同所折射的族群关系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本文的研究表明,D村族群认同的维系与变迁,既与由共同世系、语言、习俗所凝聚的根基性情感有关,也离不开培植与推动族群意识变化发展的社会场景,正是两者的合力形构了D村族群意识丰富多变的现代形态。从D村族群认同的个案来看,半山客与福佬人的族群关系呈现半山客为福佬人所“单向同化”的趋势,即半山客原有文化特质日趋模糊,半山客族群认同空间日益被压缩,半山客族群意识逐渐弱化。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进城农民工数量越来越多,同时他们总体上越来越倾向于在城市长期居住,并有举家迁移的意愿。然而,进城农民工在身份和权利上均与城市居民存在明
学位
相对于实验班的学生,平行班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好、语文基础差、语文成绩滞后很多,该如何提高他们的高考成绩呢?根据我带过一轮文科平行班的高考后反思,我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入
期刊
民族地区青少年暴力犯罪是指民族地区青少年凭借其自身的自然力或借助具有杀伤性能的器械以强暴手段或以其他危险方式,对人或物施暴并造成了一定损害后果或有造成损害危险,较严
学位
互助是中国农村极其普遍的现象,它构成村民生活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中国是一个家族社会,以家族为切入点来研究村民互助行为,这对于完善农村社区服务,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为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核心和重点,养老保险在社会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长期游离在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之外,其养老保障的需求始终没
在我国,农民是国民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农村未成年人是未来新农村建设者。农村未成年人更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是社会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