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促进产业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抢占未来制高点的必然选择。但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不确定性、高风险性等一系列特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能完全依靠企业自身投入或是市场自发的调节行为,需要政府给予多角度、全方面的支持。政府需要构建有针对性、可行性的政策体系,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完备的条件。本文通过构建适用于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点的政策体系,明确政策体系的主要架构和各部分具体的政策手段,确定各政策手段的权重,以期发现当前政策体系的特点及在政策执行和设计中的不足,为有关部门调整和制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首先,对相关理论文献加以回顾,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与特点、产业政策定义及分类、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对于政策有效性的争论和政策体系构建方法等方面梳理相关研究成果,说明产业政策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并为政策体系构建打下理论基础。其次,初步确定政策体系内容。本文以企业对于政策的主观感受作为政策体系的构建取向,并明确相应的体系构建原则。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周期性阶段性特征,各时期产业的政策需求不同。本文以钻石模型中政府影响产业发展的四个主要方面作为政策指标选取的切入点,结合国内外政府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初步确定政策指标。第三,通过分析数据,构建政策体系。在问卷发放回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处理收集到的调研数据,剔除对产业发展影响较小的政策指标,析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因子,分析政策指标的剔除原因,并利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完善政策体系。之后,讨论主要控制变量对结果的影响,为结论提供支持。最后,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及政策建议。第一,当前的产业政策应倾向于企业所最关注的市场培育类。第二,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成长期,政策体系在提供政策支持时主要注重市场在产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发挥政府在拉动市场需求、规制市场发展环境、延伸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同时,在人才、资金、环境要素支撑等方面提供支持,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多样需求。第三,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体系覆盖面较小,对中小微企业发展支持力度不足,未来要扩大政策体系的支持面,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