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新型的变压器用绝缘油,植物绝缘油与矿物绝缘油在成分上存在差异,其理化、电气性能也不尽相同,这势必对两者构成的油纸绝缘老化特性产生影响。目前关于植物绝缘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备技术及理化电气性能上,缺乏针对植物油变压器油纸绝缘介质损耗特性的系统研究。通过不同温度、微水、氧化、频率的油纸绝缘介质损耗特性试验,得到介质损耗特征参量,以反映植物绝缘油变压器的油纸绝缘状态。为了能够理解介质损耗特性,第二章介绍了电介质的种类以及电介质极化的基本概念,以电介质极化理论理解电介质损耗机理,建立了液体电介质的损耗等值电路模型,并用介质损耗因数来表征其损耗特性,对影响液体电介质的因素进行总结。基于以上理论及模型,给出植物绝缘油和绝缘纸损耗性能的实验方法,对初始植物绝缘油、矿物绝缘油、植物绝缘油浸纸板、矿物绝缘油浸纸板进行介损测试,结果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基于介质损耗因数的影响因素,第三章从试验的角度研究温度、微水含量、氧化和频率对植物油纸绝缘的介质损耗特性影响,结果表明:植物油和矿物油低温下的介损特性相似,而32℃~141.4℃植物油的介损温升曲线上升明显;植物绝缘油和矿物绝缘油介损随微水的变化差异较大,植物油介损随微水增加一直增大,而矿物油介损在微水为500mg/kg之前增加缓慢,后来快速增加;在110℃/3000h、130℃/1000h的加速热老化实验中,植物绝缘油和矿物绝缘油分别构成的油纸绝缘,其氧化参数变化各不相同;频域介电响应测试中,分别注入植物绝缘油和矿物绝缘油的变压器,其介电响应曲线存在差异,阶段介损极值出现的频率不同,介损最大值出现的频率的相同。可见,不同影响因素下,植物油和矿物油构成的油纸绝缘介质损耗特性差异明显。为了能够从得到的实验数据中反映植油纸绝缘状态,第四章对110℃/3000h下氧化试验中植物油纸绝缘老化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绝缘纸聚合度和油中介损之间的具有关联性。为了验证关联的正确性,对除聚合度以外的其他老化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油中介损与油击穿电压、微水、体积电阻率、糠醛、酸值均具有相关性。然后直接采用聚合度和其他老化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模型,带入130℃下老化数据,最后一组数据的预测值与实际值严重不符,为此采用半对数线性模型,加入油中介损作为第二个变量,对所有的110℃、130℃下聚合度、糠醛、油中介损值进行拟合,得到改进半对数线性模型,拟合精度满足要求。油中介损值能够在一定程度反映油纸绝缘老化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