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旅游开发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旅游规划的科学研究和系统编制,旅游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旅游规划的有效指导。旅游市场的纵深化发展对旅游规划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之下,旅游概念规划的研究命题呼之欲出。本文以一个旅游规划从业人员和研究者的角度,辨析了当强国内旅游规划事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其症结所在,用战略的眼光审视了旅游概念规划从其诞生到发展的演变过程。行文伊始,通过构建旅游概念规划的理论体系,明确了以核心理论为基准、基础理论和理论基础为延伸与扩展的三级理论架构,为随后的研究奠定了理论支撑。本文在关注旅游概念规划研究现状并加以综述的前提下,分析了旅游概念规划的形成机理,阐述了其形成的出处为城市规划范畴内的概念规划,并对其进行了有侧重的判析,为旅游概念规划的追本溯源提供了准确的依据。本文以独特的视角,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确立了旅游概念规划的定义,勾画出了其演进的主要脉络,对其适用范围进行了综合界定,又对其主体构成要素进行了区分与整合。文章没有忽视对旅游概念规划影响因素的分类探析,归纳和总结了六类因素。对旅游概念规划的构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是本文的一大研讨着重点,尤其是在规划技术路线的解析上,提炼出了具有内在联系性和外在衔接性的四大技术构成手段,即:旅游地历史与现状分析、发展动力机制分析、发展目标地位及发展目标实施途径设定。本文认为,旅游概念规划编制过程应首先提出基础研究、战略研究及专题研究等三个层面相结合的总体结构,并以此为基调构造由基础性必备规划单元和可嵌入性动态规划单元所共同组成的规划体系。在对旅游概念规划的特色研究上,文章视野鲜明、立意独特,从中观性质规划的全局高度,鳞次栉比地展现出了其战略前瞻性、承上启下性和规划创新性的三大特征,其中尤以对规划创新性的研究为甚,颇有见地地构想了设定旅游主题的创意思维的发散形式,并规范了规划图件表现形式的统一标准,同时将区域经济发展分工合作背景下形成的模块化理论成功融入到规划的编制过程中。量化评价是旅游概念规划脱离定性评价这一单一评价手段的重要模式,本文通过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及其作业流程,基本实现了评价意图,本文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将旅游概念规划的实际案例与理论研究的成果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通过分析丁家镇“希望田野”生态旅游区概念规划的编制内容,使得理论与实践二者之间的融会贯通。最后,本文又针对当前时期内所发生的“大事件”,阐明了旅游概念规划未来的广阔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