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DH1基因转录调控区基因多态性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关系研究 II.后腹腔镜包膜下肾切除术治疗感染性无功能肾的临床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lm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研究三种提取人全血基因组DNA方法(DNA提取试剂盒标准方法、酚-氯仿抽提法和Miller盐析法)可否用于检测基因多态性,同时比较三种方法提取DNA的总量、纯度、提取效率和实验费用的差异;方法:分别用DNA提取试剂盒标准方法(n=42)、酚-氯仿抽提法(n=11)和Miller盐析法(n=14)从300μl外周静脉血提取人全血基因组DNA ;比色法测定所获DNA的总量和纯度;记录每种方法所耗时间,计算提取效率;以提取的DNA为模板,做PCR预试验;结果:DNA提取试剂盒标准方法、酚-氯仿抽提法和Miller盐析法从300μl外周静脉血中提取的人全血基因组DNA均可用于检测基因多态性;三种方法提取的DNA总量分别为5.1±0.9μg、6.8±1.6μg和2.3μg(Median,中位数);DNA提取试剂盒标准方法和酚-氯仿抽提法提取的DNA总量明显高于Miller盐析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NA提取试剂盒标准方法与酚-氯仿抽提法,P﹥0.5;DNA提取试剂盒标准方法与Miller盐析法比较,P﹤0.01;酚-氯仿抽提法与Miller盐析法比较,P﹤0.01;)。三种方法提取的DNA纯度分别为1.68±0.25、1.54±0.38和1.63±0.1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P值均﹥0.5)。DNA提取试剂盒标准方法提取DNA时间明显短于其他二种方法(与其他二种方法比较,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实验费用明显增多(与其他二种方法比较,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方法提取的DNA纯度相似,均可用于检测基因多态性;其中DNA提取试剂盒标准方法操作较简单、提取效率高,但费用较高;酚-氯仿抽提法提取的DNA总量较Miller盐析法多。应根据实验经费额度和实验进度要求选用合适的方法。目的回顾性研究CDH1基因启动子近侧序列-160位点C/A SNP (rs16260)与膀胱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Bladder, TCCB)的发生、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组膀胱移行细胞癌50例,为同济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住院患者;对照组50例,为同期收治的非肿瘤患者,包括泌尿系结石、损伤、非特异性感染、前列腺增生症和鞘膜积液等。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分析每例样本CDH1基因启动子近侧序列-160处C/A SNP。1.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样本,标准方法从血液中提取人基因组DNA。2. PCR获取包含CDH1基因启动子近侧序列-160位点的DNA片段。3.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HphI和AflIII将PCR所得DNA片段酶切,酶切产物4%琼脂糖凝胶电泳,不同的电泳结果分别对应CDH1基因启动子近侧序列-160位点不同的基因型。结果肿瘤组CDH1基因启动子近侧序列-160处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1);肿瘤组中浸润性膀胱移性细胞癌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浅表性膀胱移性细胞癌(P<0.05);而病理分级不同的膀胱移性细胞癌样本间A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仅携带C等位基因者相比,A等位基因携带者患TCCB的危险较高(OR=4.16, 95% CI1.74–9.93);与基因型为CC者相比,AC(OR =3.48, 95% CI 1.26–9.63)和AA (OR=4.91, 95% CI 1.79–13.45)基因型患TCCB的危险较高。结论上皮钙粘连素基因启动子近侧序列-160处A等位基因频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及其侵袭能力密切相关。该SNP可能成为判断膀胱移性细胞癌预后的指标。目的:回顾性研究CDH1基因Intron 1 +234位点插入/缺失多态性(rs3833051)TCCB患病风险间的关系;方法:实验组膀胱移行细胞癌130例,为同济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断TCCB患者;对照组60例,为包括健康志愿者和同期收治的非肿瘤患者。基因测序确定每例样本CDH1基因Intron1 +234位点插入/缺失基因型。1.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样本,标准方法从血液中提取人基因组DNA;2. PCR获取包含CDH1基因-160位点和Intron1 +234位点的DNA片段;3.基因测序确定每例样本CDH1基因-160位点SNP基因型和Intron1 +234位点插入/缺失基因型;4. SPSS软件计算CDH1基因Intron1 +234位点插入/缺失基因型与TCCB发病率、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之间的统计学关联;5. PHASE软件筛选CDH1基因-160-+234单体型并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进行不同的单体型和TCCB发病率、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之间的遗传学关联分析。结果:CDH1基因-160位点基因型和TCCB表型的关系与实验结果一致;基因测序结果显示Intron1 +234位点插入片断碱基序列为5’-CCGTGCCCCAGCC-3’,其插入/缺失多态性基因型分为插入插入纯合子(I/I)、缺失缺失纯合子(D/D)和插入重复插入杂合子(I/2I)三种;肿瘤组CDH1基因Intron1 +234位点重复插入片段(2I)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肿瘤组中浸润性和浅表性膀胱移性细胞癌组间重复插入片段(2I)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级不同的膀胱移性细胞癌样本间重复插入片段(2I)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I基因型相比,I/2I基因型患TCCB的危险较高(OR=2.22, 95% CI1.17–4.21)。PHASE软件筛选单体型分布结果显示:肿瘤组中-160A/A-+234I/2I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6.50, P<0.05);-160C/C-+234I/I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7.09, P<0.01);-160A/C-+234I/I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26, P<0.05);与-160C/C-+234I/I基因型相比,-160A/A-+234I/2I基因型携带者患TCCB风险较高(OR=6.61,95%CI=1.93~22.64);而与-160A/C-+234I/I基因型相比,-160A/A-+234I/2I基因型携带者患TCCB风险并不升高(OR=1.31,95%CI=1.93~3.99)。结论CDH1基因-160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与TCCB的发生及其侵袭能力密切相关;CDH1基因Intron1 +234位点重复插入片段(2I)频率与TCCB的发病率密切相关;-160A/A-+234I/2I基因型携带者患TCCB风险较高,而-160C/C-+234I/I基因型携带者患TCCB风险较低。
其他文献
前列腺癌是威胁中老年男性生命的恶性肿瘤。近年在我国呈递增趋势。前列腺癌治疗方案通常取决于是否发生周围组织浸润和转移。因此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转移机制的研究具有
背景及目的: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常见的临床综合症。近半个世纪以来,在住院病人、尤其是重症监护病人中,ARF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ARF最主要的形式是急性肾小管
在100hPa高度场与川渝盆地盛夏气温场相关分析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不同层次大气环流变化对川渝盆地盛夏气温长期变化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南亚高压南北位置异常对盆地盛夏气温年代际
不孕不育是指适龄夫妇婚后1年以上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有规律性生活而仍未受孕。20世纪初期,大多数人认为不孕不育由女性因素所致。而今,事实证明,在不孕不育病例中约一半与男
本文利用高空实况资料和地面自动站资料对2005年"7.8"四川盆地东北部致洪大暴雨天气过程中西南低涡活动特征进行了中尺度诊断分析,分析发现大暴雨出现在西南低涡控制下的地面
本文用EOF方法将雨量场展开,以时间系数作为预报对象,运用遥相关理论,提取通过一定信度检验的因子,建立了各时间系数的非线性逐段预报模型,其拟合效果和试报结果都十分理想,
本文对成都区域中心开展数值预报工作历程作了一个简要回顾.四川开展数值天气预报工作起步早,且从未间断.数值预报工作从无到有,经历了4个阶段,最终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本文
采用我国台站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比较了高原东侧川渝盆地东、西部夏季降水及其大尺度环流特征。主要结论为:(1)1951-2004年来,盆西夏季降水总体呈减少趋势,盆东
本文采用ECMWF北半球500hPa高度、850hPa温度和地面气压的分析场资料和预报场资料,运用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建立温江日均气温、日最高及最低气温预报模型,进行试报,并对预报结果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7年多来,主要经济体均采取货币宽松方式试图通过推高资产价格,完成资产负债表的修复,从而带动经济复苏,然而,这种复苏模式的基础本身并不牢固。全球经济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