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国内众多城市逐渐展开城市更新的工作。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与功能、产业的优化升级,产生了一些新的城市公共功能中心,这些原位于城市“非中心区”或“边缘区”的功能区域逐渐“中心化”,成为对城市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快速中心化地区”。本文即针对这一类以建设城市新公共功能中心为目标的快速中心化地区的更新进行研究。 快速中心化地区更新要承担什么?会需要什么?该如何规划?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更新规划将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实施环境,面对这样的问题,为更好地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就需要有比较系统、具有应对性的更新规划策略来解决。快速中心化地区的发展及更新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从策略层面对其更新规划进行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对快速中心化地区的界定、分类、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城市更新的基础理论、发展实践、更新方式、导向模式与参与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由此总结出快速中心化地区更新的特征。同时选取国外类似地区更新规划成功的典型案例进行进一步说明。 在理论与案例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快速中心化地区更新规划的策略框架,指出要在多元化的更新目标、可持续发展的指导原则及弹性规划控制策略下,选取主题性的功能与产业,进行空间整体更新规划设计与有序的更新实施。最后基于前文的研究,以深圳笋岗-清水河片区更新规划实证研究为例,从产业与功能定位、空间规划、更新单元实施等方面对本文的研究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