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不同组穴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即时降压效应的临床观察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nubaijia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针刺风池、太冲穴对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并且通过与合谷、行间穴降压疗效相对比,证明平肝潜阳、清泻肝胆、止晕明目法比清泻阳明、调气降逆、宁心安神法更适合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即时降压治疗。  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1、2级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1:1的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取双侧风池、太冲穴,对照组取双侧合谷、行间穴,选取0.30*40mm毫针(华佗牌)刺入穴位,针刺得气后施捻转泻法1~2min,留针时间30min。治疗前,测量患者血压并记录,在治疗结束后30min立即测量并记录血压的变化情况。对所测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结果:1.讨论关于针刺即时降低血压的疗效,两种针刺方法均有效(P<0.01),在治疗组中,有效率为91.2%,在对照组中,有效率为70.5%,经统计学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关于治疗组针刺风池、太冲穴的即时降低收缩压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针刺合谷、行间穴(P<0.05)。  3.关于治疗组针刺风池、太冲穴及对照组针刺合谷、行间穴的即时降低舒张压疗效无明显性差异(P>0.05)。  结论:1.针刺风池、太冲穴可即时降低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在降低收缩压方面,比针刺合谷、行间穴组疗效更好。  2.平肝潜阳、清泻肝胆、止晕明目法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即时疗效优于清泻阳明,理气降压,宁心安神法的疗效。  3.表里经的上下配穴法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即时疗效优于非表里经的上下配穴法。  4.针刺施用捻转泻法对于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面有其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明清时期,我国南方经济、文化发达,促进了医学的繁荣,形成了新安医学、吴中医学(吴门医派)、钱塘学派、岭南中医等地域性医学。新安是徽州的古称,吴中(吴门)是苏州的古称,同处长江
目的: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葛根芩连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具体作用机制不明。本试验通过观察葛根芩连汤对三硝基本磺酸(TNBS)/乙醇法建立的大鼠UC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