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相对于粗晶材料,纳米材料具有更高的屈服强度和断裂强度,更好的耐摩擦/磨损性能以及低温/高应变速率超塑性等优异的力学性能,从而在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前景。然而,纳米晶材料均匀塑性较低,严重制约其运用。值得注意的是,极低温度对纳米结构材料强度的进一步提高与塑性改善存在明显影响,因此清晰的揭示其低温塑性变形行为与机理,可能对提高纳米材料本征塑性具有的指导意义。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以电化学沉积的纳米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对于粗晶材料,纳米材料具有更高的屈服强度和断裂强度,更好的耐摩擦/磨损性能以及低温/高应变速率超塑性等优异的力学性能,从而在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前景。然而,纳米晶材料均匀塑性较低,严重制约其运用。值得注意的是,极低温度对纳米结构材料强度的进一步提高与塑性改善存在明显影响,因此清晰的揭示其低温塑性变形行为与机理,可能对提高纳米材料本征塑性具有的指导意义。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以电化学沉积的纳米晶镍、剧烈塑性变形的纳米结构镍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INSTON9580力学性能表征平台、维氏显微硬度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实验测试手段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纳米晶镍、纳米结构镍塑性变形行为,结合实验与模拟计算结果,探讨了纳米晶镍低温变形的微观机理。采用Watts改进型镀液,平均电流密度2.5 A/dm2,镀液温度45℃制备的纳米晶镍显微硬度分布十分均匀,平均显微硬度~5.8 GPa。开展了纳米晶镍与纳米结构镍不同变形温度(室温与液氮温度77 K)下的准静态拉伸实验。结果表明:电沉积制备的纳米晶镍强度均高于650 MPa,最高强度为950 MPa,但其基本无塑性;在77 K变形温度下,纳米结构镍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由525 MPa、552 MPa提高到723 MPa、807 MPa,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间的差值由27 MPa提高到84 MPa,同时断裂塑性由2%提高到25%,表现出较强的应变硬化能力。利用LAMMPS分子动力学软件软件,开展了不同变形温度下纳米晶镍单轴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平均晶粒直径为8 nm的纳米晶镍塑性变形主要依靠晶界的滑动与转动,同时也存在少量的位错滑移与孪生机制;当温度从300K降低到1 K时,屈服强度由2.9 GPa提高到5.1 GPa;采用分子静力学与分子动力学方法,开展了金属镍基态与有限温度下的广义层错能计算。结果表明,金属镍在[110]滑移方向上不存在稳定层错,而全位错分解方向[112]存在稳定的层错能;滑移以不全位错形式进行,并且总是优先于孪生启动;随着温度的降低,层错能增加使得扩展位错变窄而易于束集,位错运动的能力增强,从而导致了螺位错交滑移的能力增强。为了进一步揭示,纳米晶镍不全位错形核机制与变形温度对位错形核的影响,开展了不同温度下<100>对称倾斜晶界与对称扭转晶界上位错形核与演化的研究。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晶界上形核位错的能力逐步减弱,形核的临拉伸应力逐渐增加;<100>对称倾斜晶界随着取向差角的增大,位错形核的临界拉伸应力呈现出减小趋势;位错在晶界行核后分解为一个部分位错圆,分离位错朝晶内滑移,而另外一个部分位错则被晶界吸收。
其他文献
应用明渠智能闸门设备对改善灌区水资源浪费严重的情况有显著作用,国内通过近些年来的不断学习结合自身科技水平的提高,目前已逐渐掌握了智能闸门的组成结构与控制技术核心。其中本文所在课题组于2014年开发了可远程自动计量智能闸门控制系统,然而经过部分地区长时间的实际应用测试却发现现有产品仍存在不少问题。其中面临的集中困扰是围绕在明渠较宽断面建设所安装的并联智能闸门,一方面是由于现有的控制设备不能较好提供支
涡轮发动机是航空航天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核心关键部件。热端部件性能的优劣是衡量涡轮发动机寿命的重要指标。热端部件长期工作在高温高压等复杂多变的严峻环境中,所以它对制造工艺和原材料性能要求较高。目前工业上通常选用高温合金作为热端部件的加工材料。正是由于高温合金良好的抗氧化、抗腐蚀、耐高温特性,可以作为制造涡轮发动机热端部件的原材料。它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材料大变形,切削热量高等特点,因此属于典型的难加
由于科技的进步与现代智能化的迅猛发展,工业机器人在众多行业中的地位愈发重要;RV减速器因其具有体积小、传动精度高等特点而成为工业机器人等行业的重要传动零件。而RV传动的核心传动零件是摆线轮,且其齿廓形状对RV减速器的传动性能十分重要;压力角是评价RV传动特性好坏的重要参考对象,因此以摆线轮齿廓为基础研究压力角的变化规律,对RV减速器的传动性能改善,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文基于摆线轮齿廓的成形原理以
随着电子封装行业的发展,焊点微型化、密集化的特点,这对焊点的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机械混合法向Sn-3.0Ag-0.5Cu无铅钎料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0~0.5wt.%)的镀镍多壁碳纳米管(Ni-CNTs),以期改善Sn-Ag-Cu无铅钎料性能。对比研究其润湿性、熔化特性、等温时效中焊点界面IMC层和机械性能变化,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Ni-CNTs的添加显著改善Sn-3.0Ag-0.5Cu钎
越野环境中的地面无人平台运行条件较城市道路相比地面起伏不定且覆盖物复杂多样,要使地面无人平台能够安全行驶,并准确、可靠的执行各项任务,需要其根据周围环境自主决策规划出一条可靠安全的行驶路径,这就需要探讨兼顾车辆通过效率和安全性的路径规划算法。首先,本文提出一种关于地面无人平台在越野环境运行中最短路径的规划算法。在经典蚁群算法二维网格的基础上,增加地面高度信息,采用三维地图网格创建的方法建立三维规划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从大数据中挖掘更多的有用信息成为一种价值导向。而文本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在自然环境中,文本信息无处不在,随着计算机视觉领域技术的不断发展,将自然场景中的文本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对提高机器对场景的理解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神经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基于深度学习的检测算法成为主流方法。本文通过对文字检测领域的主流算法进行研读,梳理了各类文本检测算法的流程和方法,主要包括基于目标检测的文本
电驱动履带无人平台具有操纵灵活、驱动转矩响应快、具备自主驾驶能力等优势,是一种新型的无人平台。目前履带无人平台的使用模式为远程遥控加短时自主的模式,由于通信延迟、图像不清晰等问题,容易造成驾驶员操纵失误,尤其在大坡道工况下经常发生溜坡、侧滑等安全事故。针对坡道安全问题,论文提出履带无人平台坡道辅助控制系统,并设计前馈加反馈的控制策略进行坡道辅助控制研究。论文首先在参考混合动力汽车坡道辅助控制策略的
电动汽车因其节能减排成为了汽车发展的主流方向。混合能量系统是将高功率密度的超级电容和高能量密度的锂电池通过双向DC/DC变换器组合在一起,可以满足电动汽车对车载能量系统容量和功率的双重需求。因此,对车载混合能量系统功率变换器拓扑结构、控制方法及功率分配策略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电动汽车车载能量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开关升压变换网络的电动汽车车载混合能量系统,并详细分析其工作原理
随着对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深入研究,很多学者认为以反复弯曲为主要的工艺,例如:辊弯成形等,在有限元仿真中仅靠拉伸试验得到的材料参数并不能精确的描述材料的成形过程,而通过正反纯弯曲实验能更精确反应材料力学性能。本文设计完成金属板材正反纯弯曲装置,获得板材弯曲变形时的弯矩-曲率数据。首先分析了纯弯曲原理,设计左右两个夹具的路径轨迹。并对机械结构部分进行了零部件设计和整体装配,对螺纹、拉伸臂连接轴等核心零
收藏币币面品相质量的检测结果能够很好的反应收藏币的收藏价值,是评级人员对收藏币进行价值评价的重要参考。收藏币的币面品相质量检测包括以下几部分:一是完成高质量收藏币币面图像的采集,二是能够定性的判断币面缺陷的特征及种类,三是对这些缺陷进行统计分析,判断这些缺陷对币面质量的影响程度。为了完成以上目标,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在图像采集方面,本文从机器视觉系统硬件选型、采集背景及采集环境要求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