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PRI是现有基站中无线设备控制器和无线设备之间的接口标准。标准的提出使得现有基站无线设备控制器和无线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需要专用的通信网络,造成建设和管理成本增加。为此,近年有专利提出利用现有成熟的以太网网络结构,实现无线设备控制器和无线设备间CPRI标准的分组传输。现有CPRI分组传输技术虽然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仍然存在如下不足:(1)只限于专利的提出,没有实际验证其有效性;(2)只支持1Gbps的分组传输,不能满足现有CPRI标准的速率要求。针对现有CPRI分组传输技术的问题,论文提出10Gbps以太网CPRI分组传输方案,并实现验证了该方案。本文的主要贡献:(1)解决了10Gbps CPRI分组传输的关键技术难点,在已有硬件平台上,通过FPGA对其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弥补了CPRI分组传输技术,无实验验证有效性的空白;(2)分组传输速率达到10Gbps,满足现有CPRI标准的速率要求。本文的主要工作:第一,完成了10Gbps以太网CPRI分组传输软件需求。首先,调研CPRI标准、同步和非同步以太网技术、现有CPRI分组传输技术。然后,调研10Gbps同步和非同步以太网交换机商用情况和交换机处理时延等指标参数。最后,根据调研结果完成10Gbps以太网CPRI分组传输软件需求;第二,完成了10Gbps以太网CPRI分组传输的软件实现方案。首先,对存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其次,结合软件需求、关键技术解决方法和已有硬件,设计了软件系统架构。最后对软件系统架构进行单元划分、模块划分和帧结构设计。第三,根据待测试的各项技术指标的定义,结合已有测试仪器,完成了系统测试方案。第四,实现、验证了10Gbps以太网CPRI分组传输方案。首先,对软件系统的每一个模块进行FPGA编码、Modelsim功能和时序仿真。然后,联合已有硬件平台对软件进行模块级调试。最后,按照系统测试方案,进行了系统级的的功能与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1)外部时钟应用场景最大时钟抖动值为0.00134ppm小于0.002ppm的指标要求,同步以太网应用场景和本地时钟应用场景未达到指标要求;(2)外部时钟和同步以太网应用场景最大时延抖动值为1.906ns小于8.138ns的指标要求。本地时钟应用场景的时延抖动未达到指标要求;(3)外部时钟、同步以太网和本地时钟应用场景的错误比特率小于10-12,满足技术指标要求。通过实验测试,验证了10Gbps以太网CPRI分组传输方案具有可行性。10Gbps以太网CPRI分组传输设备,在往返时间不敏感的通信体制中,可以不进行重新布网,实现市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