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拙政园三十一景图》是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文徵明应园主王献臣的邀请为其园林所作的绘画,以其心中的理想园林为基础,创作出的具有深远意境的园林景图,其艺术形式与其他园林题材绘画全然不同。这套园林册页呈现了明中期文人雅好造园与静修以及关注自身生活状态的情景,它所表现的意境是空灵飘逸,安谧闲静的。本文首先从意境表现的角度对这套景图进行研究,当前关于该图册的研究多从作品的图式渊源、主题局限性等问题入手,较少从意境表现这一美学角度对其进行考察。其次,本文还尝试从文徵明个人的理想追求与艺术理念对其拙政园创作的影响来研究意境形成的原由,即画家创作时的主观能动性等,在研究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再次,研究这一个案也是深入研究传统文化的切入点,尤其是当今中国艺术在受到西方一些当代艺术思潮的影响后,迫切需要回归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来,因此研究这一图册的表现形式和精神内蕴的关系,有助于加深主体在创作中国山水画时对客观对象的表现手法和精神内涵的整体把握,也对其他艺术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总之,研究这一图册的意境表现,从表层语意和深层意境中可以进一步拓展适用于表现当代园林绘画意境的艺术表现方式,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指导笔者创作出意境静泊宁谧、清远含蓄的园林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