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自尊的关系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同一性是美国新精神分析心理学家Erik.H.Erikson提出的,对个体人格的完善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考察了民办高校学生不同领域的自我同一性在年级、性别和城乡来源等变量上的发展特点,并初步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和自我同一性的关系。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运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和自尊量表对861名民办高校学生进行了调查,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民办高校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年级特点,不同的同一性状态的发展趋势不同,同一种同一性状态的发展趋势在总的自我同一性、意识形态领域和人际关系领域的发展趋势略有不同;处于扩散型同一性状态的人数最多,其次是延缓型同一性、排他型同一性和成就型同一性。这说明民办高校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很不成熟。 2.民办高校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在总的自我同一性和意识形态领域中不存在显著的男女差异。在人际关系领域中,男生在延缓型同一性和成就型同一性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扩散型同一性和排他型同一性不存在显著的男女差异。 3.民办高校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在总的同一性和意识形态领域不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在人际关系领域,来自城市的一年级女生在扩散上的得分高于来自农村的一年级女生,而排他型、延缓型和成就型都不存在显著的城乡来源差异。 4.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因子、自尊对不同层面不同状态自我同一性的预测作用不同。在总的自我同一性上,母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拒绝否认对成就型同一性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对扩散型同一性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母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过度保护对排他型同一性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在意识领域,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对扩散型同一性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父亲过度保护对排他型同一性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在人际领域,母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拒绝否认对成就型同一性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母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过度保护对排他型同一性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其他文献
学位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是双方基于共同的愿景,本着平等互惠的原则,通过共同的努力实现利益双赢的活动。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可以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一方面,合作有利
研究目的:1.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多态性与杰出有氧运动能力的关联性;2.探讨PPAR-γ基因多态性与耐力训练效果的关联性。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
市场期待已久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终于落地了,维持5年的旧补贴时代彻底告别,2019年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变之年,对产业链价量冲击不可避免.日前,光大证券在《补贴退坡:格
期刊
本研究调查了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外语焦虑和语言学习观念的基本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研究对象为湖北大学112名二年级的学生,分别为环境工程、公共管理和生物专业
本文是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为背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的角度,实证的方法及利用Eview等统计软件来论证高校收费与入学机会均等之间的相关性。并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