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化MoS2 QDs的合成及其对蛋白聚集的抑制作用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xiao880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蛋白质的错折叠和聚集可导致蛋白在生物机体中的纤维化,从而引发各类淀粉样疾病的产生。抑制蛋白聚集和纤维化是治疗蛋白聚集病的主要途径。二硫化钼(MoS2)量子点(quantum dots)(MoS2QDs)是一种新型的零维纳米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能够穿透细胞膜等特性,在抑制蛋白聚集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然而有关此方面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本论文以钼酸钠为钼源,以半胱胺(CA)、谷胱甘肽(GSH)、4-巯基苯硼酸(MPBA)为修饰剂,通过水热法分别合成了三种不同的功能化MoS2QDs,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蛋白,通过各种现代分析技术,研究了三种MoS2QDs对BSA聚集纤维化过程的抑制作用,对比了三者抑制作用的强弱;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对三种MoS2QDs对BSA聚集的抑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所获结果对于我们探究新型蛋白聚集纳米抑制剂的筛选和分子机理探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依据。具体内容如下:  1.牛血清白蛋白自聚集体系的构建  以硫磺素T(ThT)为探针,探究了pH、温度以及单体浓度对BSA淀粉样纤维化过程的影响,确定了BSA的最佳聚集条件为:40μMBSA溶于20mM、pH7.4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在65℃恒温水浴中放置8h。在确定的条件下,通过8-苯胺基-1-萘磺酸(8-Anilino-1-naphthalenesulfonic acid,ANS)荧光法、圆二色(CD)光谱以及透射电镜(TEM)检测了BSA疏水区域暴露和β片层折叠结构的变化,进一步确证了BSA纤维化模型的建立,为后续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2.CA-MoS2QDs对BSA纤维化的抑制作用研究  以钼酸钠为钼源,半胱胺(CA)为硫源和功能化分子,通过水热法制备了CA-MoS2QDs,采用TEM、AFM、XPS、FT-IR等多种分析技术对CA-MoS2QDs进行了表征。在确定的BSA最佳聚集条件下,探究了CA-MoS2QDs对BSA聚集的影响。结果表明:CA-MoS2QDs能够有效抑制原纤维形成,抑制强度与浓度呈依赖性,在BSA和QDs质量比为1∶5时,抑制率可达71.1%。同时,CA-MoS2QDs具有较强的解聚作用,对不同孵育时间形成的BSA寡聚体和纤维可达到22.9%-39.0%的解聚效果。噻唑蓝(MTT)测定和细胞成像实验显示,CA-MoS2QDs具有很好的细胞穿透能力,在250μg·mL-1浓度下,细胞成活率仍在90%以上,而且能够有效抑制BSA原纤维诱导的细胞毒性。  3.GSH-MoS2QDs对BSA纤维化的抑制作用研究  以GSH为功能分子合成GSH-MoS2QDs,研究了GSH-MoS2QDs对BSA淀粉样纤维化的影响。结果表明,GSH-MoS2QDs不仅能够有效抑制原纤维形成,而且还可使BSA预先形成的寡聚体和原纤维解聚,抑制和解聚效果与浓度成正相关;最大的抑制率可达84.1%,对不同寡聚体的解聚效果在29.0%-46.6%之间。孵育3小时,即可进入细胞,在250μg·mL-1浓度下,细胞成活率为92%,能够明显降低BSA原纤维诱导的细胞毒性。  4.MPBA-MoS2QDs对BSA纤维化的抑制作用研究  以MPBA为功能分子合成MPBA-MoS2QDs,研究了MPBA-MoS2QDs对BSA淀粉样纤维化的影响。结果表明,MPBA-MoS2QDs不仅能够有效抑制原纤维形成,而且还可使BSA预先形成的寡聚体和原纤维解聚,抑制和解聚效果与浓度成正相关;抑制率可达74.9%,对不同寡聚体的解聚效果在33%-55.9%之间。孵育3小时,即可进入细胞,在250μg·mL-1浓度下,细胞成活率为90%,能够明显降低BSA原纤维诱导的细胞毒性。  5.功能化MoS2QDs与BSA相互作用的分子对接研究  利用分子对接技术模拟三种功能化分子与BSA相互作用的结合模式和相互作用力类型,从分子水平上对功能化MoS2QDs抑制BSA淀粉样纤维化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究。结果显示,L-半胱胺结合在BSA的ⅢA和IB结构域之间,未进入BSA的疏水腔中,谷胱甘肽、4-巯基苯硼酸结合在III A的疏水腔内。3种小分子与BSA相互作用强弱顺序为谷胱甘肽>4-巯基苯硼酸>L-半胱胺。与之前的光谱实验抑制结果对应一致,二者相互补充说明。L-半胱胺与BSA活性位点的氨基酸残基之间形成了氢键,在相互作用中静电作用力占主导;谷胱甘肽、4-巯基苯硼酸与BSA的相互作用中以静电作用、疏水作用为主,且与BSA活性位点的氨基酸残基之间形成了氢键、范德华力;4-巯基苯硼酸的苯环与BSA的VAL481形成了π-π共轭。这些作用力都可以维持BSA构象的稳定性,进而达到抑制BSA聚集的目的。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注射用利奈唑胺临床应用合理性,对应用利奈唑胺注射剂治疗感染的危重症患者进行利奈唑胺血浆浓度的监测,并分析影响血药浓度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更加安全有效的使用利奈唑胺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15年1月到2016年11月使用利奈唑胺注射剂的临床病历,填写《利奈唑胺临床使用调查表》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标准表》,对不合理使用利奈唑胺注射剂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影响治疗效果和产生不良反应的因素进行研究。
目的采用路径分析数学模型初步研究麻黄汤的配伍原理,探讨麻黄汤中各味药物之间以及各味药物与全方药效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而验证和探索传统中医药理论对于麻黄汤的认识的现实意义,以及探讨路径分析数学模型用于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的可行性。方法1.分别采用汗点法和离体气管螺旋条法,研究麻黄汤及其不同配伍的发汗作用和对豚鼠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并以此作为麻黄汤发汗解表、止咳平喘两大药效作用方向的表征指标;先将处方
1962年1月20日,农历腊月十五,大寒。  位于北京广播大楼东4楼的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一楼的600平方米大播送室,被布置成了“茶座式”。二楼导演室里,晚会导演王扶林通过耳麦忙着与摄像师、灯光师等沟通。各部门准备就绪。  8点整,王扶林一声令下:开始!  一把折扇出现在镜头前,上书四个大字:笑的晚会。  负责切换的副导演金成半个世纪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由于当时欠缺特技手段,为了营造满
显脉旋覆花(Inula nervosa Wall.),菊科,旋覆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威灵仙、小黑药、乌草根等。主产于四川西部、云南北部至南部、贵州西部、广西西部等地区,《云南中草药选》记载,其根供药用,能祛风湿,通经络,消积止痛,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胃痛、消化不良、骨鲠喉等症,是我国民间常用中草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显脉旋覆花具有较好的平喘祛痰和抗炎抑菌等药理活性,但是,现阶段对于这些药
目的:  了解某医院连续三年深部抗真菌药物的使用现状及用药趋势,评价深部抗真菌药物的用药合理性,分析不合理用药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使用深部抗真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传统中医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体现了渊源流长的中国文化思想及哲学理念。代谢组学理论的提出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契机。通过定性、定量描述生物体受外界因素刺激或扰动后内源性代谢物组的变化规律与方向,代谢组学可能揭示与表述生命活动的生物学活动本质。在近年的时间内获得中医药界的广泛重视尤其在中药药效学、安全性评价及生命科学领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中药复方一贯煎由生地黄、麦冬、北沙参、枸杞、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