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有重要的影响意义。广东省依靠进出口贸易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然而,该省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资源消耗严重,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本文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围绕国际贸易活动碳排放量的测算和排放量变化的因素分解展开。首先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对广东省2002年、2005年、2007年和2010年的投入产出表和能耗数据测算各个部门的碳排放量,评估省内各个部门总产出、最终消费及进出口贸易活动生产的碳排放量,并将排放量及比值与总生产额、进出口贸易额的比值进行对比。其次在估算基础上运用因素分解分析法将出口部分的碳排放量的变化原因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以此说明广东省出口部分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内生产总碳排放量和出口贸易部分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省内总排放量从2002年的273.45MtC上升到2010年的649.39MtC,增长了2.37倍,碳排放量随着经济和贸易的扩大而增长;出口贸易部分碳排放量经历先急剧上升后平稳上升的过程,省内全部生产有接近1/3的比重用于出口,说明出口贸易部分的碳排放量是省内总碳排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年中广东省进出口贸易碳排放均处于净出口状态,并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说明广东省巨额贸易顺差背后同样带来碳排放顺差。因素分解分析结果显示出口贸易规模效应起决定性作用,它是推动出口贸易部分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因素,第二产业效用尤其明显;结构效应较小,不同产业起的作用差别较大;技术进步改善了能源的使用效率,一定程度上抑制贸易中的碳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