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寻找IL-24泛素化位点,获得去泛素化的IL-24突变体,为临床应用去泛素化IL-24突变体治疗恶性肿瘤奠定实验基础。
方法:
1.利用基因定点突变技术,以pcDNA3.1(+)-IL-24为模板,将IL-24第63、69、78、119、123、136、179、189、203、206潜在的泛素结合位点的赖氨酸密码子突变成精氨酸密码子,测序鉴定正确,从而构建10个IL-24的突变体质粒。
2.pcDNA3.1(+)-IL-24及10个IL-24突变体质粒转染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和人肝癌细胞株HepG2,以没有转染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48小时后裂解细胞收集蛋白,以IL-24抗体作为一抗做Western blot实验,检测IL-24蛋白表达。
3.pcDNA3.1(+)-IL-24及10个IL-24突变体质粒转染Hela细胞和HepG2细胞,以没有转染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48小时后裂解细胞,细胞裂解液与IL-24一抗共孵育,用A/G Plus-Agarose珠子吸附结合有IL-24的蛋白质,接着进行Western blot实验,使用泛素一抗检测泛素化IL-24蛋白;另将细胞裂解液与泛素一抗共孵育,用A/G Plus-Agarose珠子吸附结合有泛素的蛋白质,接着进行Western blot实验,使用IL-24一抗检测泛素化IL-24蛋白。
结果:
1.DNA测序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10个IL-24突变体。
2.质粒分别转染Hela细胞和HepG2细胞后,Western blot实验检测IL-24蛋白表达,相对灰度值分析结果表明IL-24的第五个突变体(第123位赖氨酸密码子突变为精氨酸密码子)表达的IL-24蛋白量显著高于pcDNA3.1(+)-IL-24表达的IL-24蛋白,其余各突变体表达的IL-24蛋白量与pcDNA3.1(+)-IL-24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3.质粒分别转染Hela细胞和HepG2细胞后,免疫沉淀-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泛素化IL-24蛋白,相对灰度值分析结果表明IL-24的第五个突变体表达的泛素化IL-24蛋白量显著低于pcDNA3.1(+)-IL-24表达的泛素化IL-24蛋白,其余各突变体表达的泛素化IL-24蛋白量与pcDNA3.1(+)-IL-24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成功构建IL-24的10个突变体,DNA测序结果显示突变成功。
2.IL-24的第123位赖氨酸是其可能的泛素化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