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内聚合物形成规律对活性污泥性能的影响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6862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胞内聚合物糖原和PHB在活性污泥曝气过程中的合成与降解,及其对活性污泥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8个序批式反应器培养活性污泥,以葡萄糖,乙酸钠,葡萄糖和乙酸钠混合物,牛肉浸膏为培养基质,两套运行周期,曝气时间分别为4小时和8小时,考察了胞内聚合物糖原和PHB在不同絮凝和沉降性能的活性污泥中的合成与降解.实验首次利用牛肉浸膏为单一基质培养活性污泥能形成糖原和PHB.葡萄糖和乙酸钠混合物作为碳源形成糖原和PHB再一次证明了葡萄糖主要转化成糖原,乙酸内主要转化成PHB.曝气过程中胞内聚合物积累后及时降解有利于活性污泥的絮凝和沉降.实验还发现,胞外聚合物的过多积累会影响活性污泥的絮凝,沉降性能变差.胞内聚合物和胞外聚合物存在竞争生长.在曝气过程中胞内聚合物与胞外聚合物的合成与降解同时进行,胞内聚合物与胞外聚合物形成量的差距,都将有利于活性污泥表现出良好的絮凝和沉降性能.
其他文献
微生物絮凝剂是利用生物技术,通过微生物发酵、抽提、精制而得到的一种具有生物分解性和安全性的新型、高效、无毒的廉价的水处理剂.与无机和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相比,微生
装配式建筑在当前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是建筑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这不仅能够提升施工的质量与效率,而且能够防止在施工中造成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满足绿色化生产的实际
该文选用脲-甲醛共聚物为壁材,以石蜡烃为芯材,探索蓄热微胶囊合成工艺.
本文根据上海市中小河流的水质水文和功能特征,在Lantec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原生物坝概念基础上,研究开发了“半拦截式”生物坝修复技术。通过实验室小试和现场中试模拟试验,考察了
学位
1-苯基-3-羟基-1,2,4-三唑(苯唑醇)是我国农药杀虫、杀螨剂三唑磷的重要中间体,也是三氮唑类医药合成中间体。目前国内苯唑醇生产方法一般是以苯肼硫酸盐、甲酸和尿素等为原料,经
本文选择用氧化的方法降解HPAM,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和降解效果.具体内容如下:(1)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的基础研究.分项考察溶液浓度、温度、pH值、无机盐等因素对HPAM水溶液粘度
该论文以尼龙66为基体,利用双螺杆挤出机,通过熔融插层的方法制备了尼龙66/ 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并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采用适当的纺丝工艺,纺制碍到了尼龙k66/蒙脱土纳米复合
Boron carbide (B4C) ceramic has exhibited a unique set of properties such as high melting point (2450℃), low density (2.52 g/cm3, high hardness (26-32 GPa, aft
在棉织物进行精练的工艺中,果胶质及其他一些杂质是主要的处理对象.利用生物酶处理方法可大大改善棉纺织预处理工艺对产品成本及环境的影响,例如,可节约大量工艺用水、生产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