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应用及与新安江模型的对比研究

来源 :河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jie0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研究主要涉及径流、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水质、生态演化的模拟和水文过程的物理机制。 本文选择黄河上游白河流域和钱塘江密赛流域作为研究区域,结合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模型,对研究区域的径流变化和水量平衡进行了模拟研究,并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SWAT模型总体上能够预测大面积流域的产水量,具有一定的精度,可以为水资源规划等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同时,将新安江模型也应用在了上述两个地区,将其模拟结果与SWAT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进行了分布式水文模型对高原寒区白河流域的模拟研究。本文以唐克水文站作为流域出口断面,采用唐克站逐月实测径流资料进行径流模拟及验证。从模拟结果的精度看,SWAT模型可以满足高山寒冷和资料缺乏地区的水文过程模拟,同时也为研究黄河河源地区的水文过程提供了新的手段。 (2)将英国East Anglia大学的Climatic Research Unit(简称CRU)提供的10”×10”的栅格气象资料应用于白河流域和密赛流域的径流模拟之中,为无气象资料地区的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3)进行了分布式水文模型对湿润地区密赛流域的模拟研究。本文以密赛水文站作为流域出口断面,将密赛流域划分为11个子流域和30个水文响应单元,采用CRU气象数据集作为气象输入资料,以密赛站逐日实测径流资料进行日、月径流模拟及验证,获得了较好的模拟精度。 (4)获得了密赛流域1976--1989年的水量平衡结果,该水量平衡揭示了地表径流、蒸散发、深层下渗所占降雨量的百分比,为认识该流域的水循环提供数据依据。 (5)将新安江模型成功应用到白河流域和密赛流域,将产生的模拟结果与SWAT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在白河流域,新安江模型的模拟结果略好于SWAT模型。在密赛流域,新安江模型的日模拟结果略好于SWAT模型,而SWAT模型的月模拟结果则略好于新安江模型。
其他文献
本文依托向家坝水弹性模型,利用多种先进实验仪器和信号处理技术,对带键槽的透水底板的水动力荷载特性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利用数值模拟,对透水底板和带键槽透水底板的破坏模式
5-羟色胺(5-HT)是一种单胺神经递质,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中,并调节多种动物行为。迄今,在线虫中有诸多关于5-HT参与调控线虫的进食、产卵以及运动等行为的报
岩体内部存在着纷繁复杂的裂隙结构面网络。裂隙面既是岩体中的软弱面,又是岩体中的主要透水通道。在对裂隙等效隙宽最大值确定方法进行修正,并以统计规律为基础模拟天然裂隙平
我国平原地区大部分河流是由主槽和边滩组成,洪水期间由主槽和滩地共同行洪的复式河道。近年来,这一类河道由于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淤积严重,行洪能力差,常常发生洪灾,危害人民的
地基渗流控制不当是导致闸坝发生渗流事故和破坏的重要原因,因此对闸坝地基进行渗流计算与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单元法,主要针对闸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水生态环境破坏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
高土石坝在近几十年得到了快速发展,表明土石坝是一种有竞争力的坝型,土工膜作为一种优质、经济的防渗材料在低坝中得到了大量使用,但土工膜用于较高土石坝的防渗还面临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