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研究主要涉及径流、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水质、生态演化的模拟和水文过程的物理机制。
本文选择黄河上游白河流域和钱塘江密赛流域作为研究区域,结合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模型,对研究区域的径流变化和水量平衡进行了模拟研究,并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SWAT模型总体上能够预测大面积流域的产水量,具有一定的精度,可以为水资源规划等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同时,将新安江模型也应用在了上述两个地区,将其模拟结果与SWAT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进行了分布式水文模型对高原寒区白河流域的模拟研究。本文以唐克水文站作为流域出口断面,采用唐克站逐月实测径流资料进行径流模拟及验证。从模拟结果的精度看,SWAT模型可以满足高山寒冷和资料缺乏地区的水文过程模拟,同时也为研究黄河河源地区的水文过程提供了新的手段。
(2)将英国East Anglia大学的Climatic Research Unit(简称CRU)提供的10”×10”的栅格气象资料应用于白河流域和密赛流域的径流模拟之中,为无气象资料地区的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3)进行了分布式水文模型对湿润地区密赛流域的模拟研究。本文以密赛水文站作为流域出口断面,将密赛流域划分为11个子流域和30个水文响应单元,采用CRU气象数据集作为气象输入资料,以密赛站逐日实测径流资料进行日、月径流模拟及验证,获得了较好的模拟精度。
(4)获得了密赛流域1976--1989年的水量平衡结果,该水量平衡揭示了地表径流、蒸散发、深层下渗所占降雨量的百分比,为认识该流域的水循环提供数据依据。
(5)将新安江模型成功应用到白河流域和密赛流域,将产生的模拟结果与SWAT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在白河流域,新安江模型的模拟结果略好于SWAT模型。在密赛流域,新安江模型的日模拟结果略好于SWAT模型,而SWAT模型的月模拟结果则略好于新安江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