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隧道位移正演反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80237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国家加大了对连接中西部的高速公路的建设力度,不断完善中西部之间的高速路网。西部地区多属山岭重丘区,地势险恶,在跨越时采取隧道的方式。而穿越地质条件复杂的山体,遇到的问题是复杂多变的,隧道建设过程中也困难重重。新奥法成为现代支护理论的典型代表,要求隧道工程设计者有着较强的综合性经验判断能力,但不是所有工程设计人员都能达到这一水平。同时隧道工程材料特性参数和初始地应力场参数的确定问题一直是人们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定量认识这一工程的主要障碍。本文结合十漫高速公路第二监控测量标段中的第二长隧道-云岭隧道施工监控为工程背景,利用施工过程中监测的位移对隧道岩体物理力学参数进行正演反分析,并在隧道塌方分析中进行了较好的应用。首先,在详细介绍传统位移反分析的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位移正演反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基于BP网络的位移反分析,不同于传统的位移正反分析,它是利用数值方法和神经网络耦合来进行位移反分析。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可以快速进行位移反分析。其次,以FLAC差分程序作为模拟隧道开挖的正演工具,结合BP神经网络程序,对云岭隧道软弱岩层施工过程中量测的围岩位移进行反分析,确定围岩物理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上,将反分析结果代入FLAC程序进行正分析计算,计算位移与实测位移符合得很好,从而证明了基于FLAC的隧道BP神经网络位移反分析的可行性。最后,详细介绍了云岭隧道第二次塌方,分析了其塌方原因与过程,并将反分析结果应用于围岩松散围岩压力的计算,且与隧道设计规范规定的塌方计算进行比较,进一步证明了计算的正确性与准确性。本文关于山区隧道位移反分析及其应用的研究成果,不仅解决了实际工程的困难,同时对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有益参考,使山区隧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更安全、可靠和经济。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早期针刺加咽后壁点刺疗法对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划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早期针刺加咽后壁点刺疗法进行治疗;对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占有中国企业很大比例的中小企业要能长期生存、发展壮大,必须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现金流量管理
四旋翼飞行器属于欠驱动系统,具有四个输入力和六个状态输出,其应用广泛却设计困难。以STM32为控制核心,分析并设计了四旋翼飞行器的各个功能模块和软件流程。高精度的多路传
沈从文在"知人而论世"的人学理念中吸纳现代科学人道主义思想,以原态"自然人"形象展示出人性的"生物"形式与"生命"神性双重积极意义;其人性模式渗透调合一致的灵肉观念与张扬
《拉格泰姆时代》(Ragtime,1975)是美国小说家E.L.多克托罗的第四部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品之一。小说借由对生活在20世纪头十年的“白”、“黑”、“灰”三个家庭单位的描写展现
学界在有关"禹步"起源的问题上存在着若干的争议,这些争议的发生,主要缘于对"步"的性质缺乏足够的认知和重视。其实,"步"在上古社会是一种禳除灾害的祀典仪式,而禹与这种"步"
对四川西部"三州"水力资源经济可开发量作了新的探讨,进而对其开发现状、前景及问题作了一定的剖析与论证,既明确指出"三州"脆弱的生态链条应当是"三州"水电开发的主要约束条
传统的风水在我国建筑选址,规划,设计,营造中几乎无所不在.这种古老的学说虽然充满迷信的色彩,但也有其合理的成分,是我国初级的环境科学.本文从风水产生发展的过程,模式及其
赤泥是一种强碱性固体废弃物,其碱性阴离子(CO32–, HCO3–, Al(OH)4–, OH–)的释放极易引发重大环境问题。本文研究了施用后石膏赤泥碱性阴离子组分的变化、碱性物相转化路径
从2015年4月起,回转窑Ⅱ档8号托轮轴承瓦温超过110 ℃.采用后铅丝法对托轮偏斜进行分析,还检查了轴承瓦高端面间隙、窑筒体变形、冷态轮带间隙和档圈间隙.对检测结果分析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