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前期普通中学学生管理问题研究(1912-1927年)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dagjc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试图对1912—1927年这段时期内的中学学生管理进行研究,概述其不断变革的过程,并探究其背后的原因,以期对当前中学学生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有所借鉴。本文按照学生管理“去封建性”、“民主化”初探和“民主化”发展这样一条变革主线,将民国前期中学学生管理发展分为民国初年、“五四运动”前后和1922年新学制颁布后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具体而言,在民国初年,南京临时政府初创了资产阶级中等教育制度。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的资产阶级教育法规法令来清除清末具有封建性质教育管理思想。但是因为时间紧促,加上袁世凯的复辟活动,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只能是对旧式教育管理的部分改动,离近代民主主义教育的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去除封建专制的学生管理思想及模式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对中等教育造成了深刻的冲击,使得中等教育的对象在观念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的民}意识被唤起,他们为追求自己的权利和发泄内心的不满,频频引发学潮,而普通中学学潮尤为严重。导致许多中学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工作。所以,当时的教育者开开始转变原有观念,变革旧有学生管理模式,以解决当时存在的学生管理问题。对此,他们向美国学习,引进了学生自治会组织模式。但是由于学校管理者缺乏对这种管理模式内涵的真正了解和对“学生自治”没有热心和信心,无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所以收效甚微。总之,这一时间段,是对于教育“民主化”的初步探索时期,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已经逐渐由单一的制度管理向人格化的管理转变,开始慢慢尝试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出发,给予其民主的权利和独立自主的机会。但是由于当时民主思想刚刚传入中国不久,就学生而言‘,缺乏自治的能力。加上学校管理者误认为学生自治就是放任学生自己管理,学校不加任何指导与约束,这就导致“五四”运动以后学生自我中心急剧扩张,不愿接受他人的约束。从而造成了中国当时的学生管理在摆脱封建性的专制管理模式之后,又陷入了极端民主的管理误区。1922年的学制改革,是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教育界人士针对王子癸丑学制存在的不合理性,结合西方先进教育思想与中国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和实践的成果。新学制的指导思想具有注重教育与社会的联系,强调发展儿童的个性等内容,这体现了较浓的民主气息和较强的科学精神。进而也促进了当时学校管理的改革。在普通中学学生管理方面,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手段由管理向训练转变。
其他文献
<正> 在日常生活中和进行游戏活动之前,应经常注意向幼儿提出识记的任务和要求。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虚拟社会已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场域。然而,去中心化、开放性、民主化与技术化等网络虚拟社会的新特征对治理机制提出了新的治理要求:即分权化
从上世纪开始产业集群的研究就成为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所关注的热点,相关学者从不同范围和角度对产业集群现象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取得理论研究成果的
目的:研究藏药甘肃蚤缀Arenaria kansu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技术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70%乙醇提取物大孔吸附树脂50%乙醇洗脱物中
目的:建立新化合物1,3-二氧咖啡酰甘油酯HPLC测定方法,测定菠萝叶中1,3-二氧咖啡酰甘油酯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15;150 mm,5μm)进行分离,流动相磷酸溶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教学和网络课程应运而生.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为信息化教学模式拓展了新的空间.只有了解了网络课程的特点和优势,才会更好地利用网
现代经济中,第三产业的规模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模式以及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大连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高,但结构性优势明显.金融危机对
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块茎入药,是一味常用中药。半夏生长适宜温度在15~25℃,当气温高于26℃或低于13℃时半夏倒苗。半夏倒苗既是对不良环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新兴的教育门类,只有在教育理念、办学思路、专业特色、教学内容、教育质量、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才能增强其竞争力,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