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上海外来流动人口在逐年持续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常住化、家庭化及其本地化的趋势,流动人口子女在沪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初中后教育的问题已日益显现。本文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公平的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上海城市的形象和未来市民的素质,因此,既是一个教育和人口的重大问题,更是一个事关上海发展全局、百年大计的问题。本文以上海流动人口子女初中后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综合人口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方法,结合流动人口子女初中后教育的供需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本市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继续接受初中后教育的出路问题,并就如何促进这项工作的有效开展进行了理论上的思考。本文经研究后认为,从上海流动人口的发展特点及初中后教育资源的现状分析,上海现阶段已经具备了向流动人口子女开放初中后教育的条件。在综合上海现有教育资源供需情况后,本文主张上海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初中后教育出路问题上采取“有条件,分步走”的策略。第一步,以开放职业高中教育为主,同时有条件地少量开放普通高中教育;第二步,保持职业高中教育开放力度,同时进一步放宽普通高中的条件限制;第三步,在全国普遍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初中后教育的大环境下,将本市初中后教育完全放开。考虑到上海放开流动人口子女初中后教育可能会产生政策的放大效应,在对政策放大效应加以评估的基础上,本文还提出了建立规范的入学标准、实行积极的就学分流等防范措施。最后在全文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就如何构建适合流动人口及其子女发展趋势的初中后教育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如根据教育资源的实际情况,采取系统的教育开放策略;根据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发展特点,建立以居住地管理的教育体制;呼吁加强高考制度的变革,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