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评估及设计方法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ech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密度的增大,近年来的震害表明,虽然减少了人员伤亡,但地震所造成的损失去却越来越大,建筑物使用功能的丧失和震后重建所花费的时间和费用将大大超出社会和业主所能承受的限度。学者们结合震害分析了现行规范的不足。在这一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美国学者首先提出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并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现已成为21世纪各国抗震设计规范修订的主流方向。本文针对抗震分析方法中简便而有效的能力谱法,结合基于性能/位移的抗震评估和设计理论,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1)近年来地震带来的巨大损失说明了我国现行规范抗震设计方法的不足,介绍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阐述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目的、内容和设计方法,并总结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有待解决的问题。(2)介绍了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分析)同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关系,及push-over分析的主要功能、优点和缺点,以及push-over分析理论的发展、实施步骤和侧向荷载分布方式。(3)将push-over分析和反应谱相结合可以看成是能力谱法。本文介绍了能力谱法的基本理论、实施步骤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建筑结构各性能水准对应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对能力谱法进行了改进使之能与性能水准结合更紧密、更方便的对结构各性能水准做出评估。通过算例说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并与非线性动力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显示了此法的有效性。(4)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是实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有效手段,其能直接利用各性能水准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对结构进行设计。若根据本文提出的能力谱法对结构进行评估后,结构不满足某一性能水准,则可以采用评估结果有针对性的对该性能水准进行基于位移的重新设计。本文对两个算例进行了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并用非线性动力分析对其进行抗震分析,分析结果验证了按本文采用的基于位移抗震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5)根据汶川地震中框架结构较普遍的“强梁弱柱”破坏形式,考虑楼板对梁端强度和刚度的影响,采用整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分别按不考虑和考虑整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参与框架作用进行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通过结构的抗侧能力、塑性铰出现的顺序来考察结构的抗震性能,并分析了考虑楼板作用时柱配筋的变化情况,今后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研究方面考虑楼板作用应是值得注意的一点。
其他文献
瀑布沟水电站是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的控制性水库之一,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拦沙等综合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工程施工采用围堰挡水、隧洞导流、大坝基坑全年施
学位
FRP 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近年来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尤其在非预应力FRP 加固混凝土受弯构件方面,国内外为此做了大量的试验和理论研究,而有限元模拟分析方面还在进一
轨道交通以其运量大、高速便捷、空气污染指数小等优点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有效措施。与此同时列车运行引起的振动对周边环境,建筑物安全和精密仪器的正常使用造成了越来
学位
饱和砂土在地震作用下易发生液化,对建筑物或构筑物产生破坏作用,如何预防砂土液化问题也成了岩土工程界的一个重要问题。水泥土桩广泛应用于加固软土地基,施工工艺及复合地
随着空间遥感技术在军事、气象、环境、城规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类对于微波遥感器的工作频段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研究工作频率在几百GHz以上的空间超高频遥感反射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型面精度是超高频遥感反射器的一个关键指标,对于工作频率为600GHz的超高频遥感反射器,其在轨热变形RMS值应不超过10μm。首先,为了使反射器达到高精度、轻量化的标准,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反射器结构形式——单蒙皮栅格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一系列国家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采矿工程和铁路工程的建设,人们不可避免的需要处理在施工工程中所遇到的边坡问题,而这些工程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由此,
当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发生锈蚀,生成的铁锈体积比铁基体的体积要大数倍,使周围的混凝土受到挤压,随着锈蚀产物量的增加,将导致混凝土保护层受拉而开裂。处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
工程结构的损伤诊断与安全监测是近些年工程界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为加强该方面的研究,国家已将“重大灾害监测和防御”、“重大生产事故预警与救援”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多高层建筑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在施工中高支撑体系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从20世纪初期以来,支撑体系的国内外发展经历了很大的变迁,我国在借鉴国外脚手
结构模态参数的时域识别方法是指在时间域内识别结构模态参数的方法。时域识别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比频域方法要晚,是近十几年随着计算机的应用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时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