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提问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合理的提问设计能够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国家课程标准,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学习者一项必备的技能。同时,国家课程标准对学生思维品质培养也提出了要求。然而,在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相关研究中,研究方向更多集中在大学英语课堂,而对中学课堂涉及较少;在研究内容方面,现存研究虽有对教师提问种类、功能与策略的研究,但以Bloom教育目标分类为基础,将教师提问类型与模式与学生认知发展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尚少。因此,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师课堂提问模式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了课堂录音、访谈、问卷调查三种研究方法,对六位来自内江市两所不同高中的英语教师阅读课上的提问模式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六位教师均偏向于使用记忆型、理解型等低认知问题类型,而应用型问题类型较少,产出型和评价型问题类型缺乏。造成这一现象原因可能是高中英语传统教学中教师偏重学生的记忆能力;其二是教师对教师提问设计不够成熟。就提问模式而言,受试教师在读前、读中和读后三个阅读教学阶段的提问模式有一定特征。在读前阶段,受试教师倾向于两种提问模式。1、使用产出型、评价型等高认知问题类型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对文本话题的全局进行了解;2、开门见山,直接使用事实型、经验型等低认知问题类型,从阅读文本的细节入手。在读中阶段,采用Bottom-up阅读教学模式的受试教师倾向于使用从低认知过渡到高认知问题类型的提问模式;而采用Top-down阅读教学模式的受试教师则倾向于使用从高认知过渡到低认知问题类型的提问模式。在读后阶段,6位受试教师均倾向于一种提问模式,即运用产出型,评价型等高认知问题类型引发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思考。但总体来说,受试教师提问模式还不够成熟、系统。同时,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引导也不够深入。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高中英语教师缺乏将理论知识用于课堂提问设计的意识;第二:高中英语教师的提问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不够成熟。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认为,高中英语教师可有意识将Bloom认知分类理论应用于教师提问设计,并加强对阅读不同阶段学生阅读任务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合理设计提问类型,同时增加高认知问题类型的数量,从而实现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