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通络方外洗治疗化疗药周围神经毒临床观察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wwzhaozhi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温阳通络方治疗化疗药周围神经毒(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的临床疗效,为中药辨证论治CIPN提供临床证据。方法:临床研究部分的病例来源于2013年05月至2015年01月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门诊和住院患者,共入组24例,最终进入统计学分析的有效病例为23例,予温阳通络方泡洗手足,30min/次,1次/日,连续治疗2周,以周围神经毒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单项症状积分为观察指标,分别在治疗第1、8、15天测评。文献研究部分,通过计算机检索北京中医药大学CNKI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年0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公开发表在全国各类医学期刊上的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周围神经毒疗效:治疗第8天,23例患者中痊愈3例,有效7例,有效率为43.48%,治疗第15天,痊愈7例,有效12例,有效率为82.61%,第8天与第15天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文献资料所纳入的研究中,平均治疗天数为17天,有效率在75.00%~93.50%之间,本文周围神经毒有效率研究结果与文献研究结果相似。2中医证候及单项症状疗效:①中医证候积分:第1、8、15天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13.67±3.79,10.76±3.31,8.67±3.27,第1天与第8天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第8天与第15天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第1天与第15天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②中医证候疗效:第8天有效率为39.13%,第15天有效率为73.91%,第8天与第15天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③单项症状积分:手足麻木症状积分,第1天与第8天、第8天与第15天、第1天与第15天比较,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手足刺痛症状积分,第1天与第8天、第8天与第15天、第1天与第15天比较,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畏寒肢冷症状积分,第1天与第15天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第1天与第8天、第8天与第15天比较,P值均>0.05,无统计学意义;食少纳呆症状积分,第1天与第8天、第8天与第15天、第1天与第15天比较,P值均>0.05,无统计学意义;体倦乏力症状积分,第1天与第8天、第8天与第15天、第1天与第15天比较,P值均>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阳通络方外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CIPN患者周围神经毒分级,改善周围神经毒症状,提高CIPN患者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根据国际卫星云气候学计划(ISCCP)的总云量和地面总云量资料,分析并讨论了两者在我国的空间分布和单站年变化中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对比了两种总云量的全国分布形势,结果指出,在总趋势大致
目的:评价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560~1200nm/590~1200nm和脉冲染料激光595nm不同波长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临床有效性。方法:301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IPL56
目的:研究ER、HER-2、P53及Ki6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通过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区域淋巴结有无转移、临床分期的分层分析,了解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
第一部分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最佳聚合条件目的:在体外探索并控制聚丙烯酰胺凝胶为血管栓塞剂聚合成凝胶的最佳条件。方法:体外建立模拟循环模型后,将30%丙烯酰胺贮存液分别配制成
[目的]神经内分泌分化(neuroendocrine differentiation, NED)存在于人类多种肿瘤组织中,如前列腺癌、乳腺癌、胃癌、肺癌以及结直肠癌等。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 C
通过模拟合成光卤石、钾石盐的工业化过滤,详细研究了真空带式过滤机在合成光卤石、钾石盐脱卤中的性能,并验证了其对工艺过滤要求的满足程度。
以大叶型和小叶型白三叶为研究对象,在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通过测定2种叶型白三叶叶片相对含水量、电导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鸟氨酸转氨酶(OA
目的:研究榆干离褶伞发酵液对四氯化碳(CCl4)诱发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CCl4建立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检测榆干离褶伞发酵液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
背景:大肠癌即结直肠癌(结肠癌和直肠癌),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肠癌发病率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变化,其发病率、死亡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转移淋巴结是影响临床分期、治疗疗效及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调强放射治疗已经成为鼻咽癌治疗的主流,第7版UICC/AJCC中N分期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