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地油茶的主要成分研究及响应面优化油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ao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属山茶科山茶属的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本课题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高效液相法(HPLC)及气相法(GC)等对14种不同产地油茶的含油率、蛋白含量、粗多糖含量、维生素E含量、角鲨烯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脂肪酸含量组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4种批次油茶的含油率、蛋白含量、粗多糖含量、维生素E含量、角鲨烯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范围依次为23.73-59.88%、7.91-15.91%、17.62-36.16%、0.0071-0.0176%、0.0029-0.0121%及30000-40000 U/g;14种不同产地的油茶籽油均含有油酸、亚油酸、w3-亚油酸、棕榈油酸及顺11-20碳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和棕榈酸、花生酸及硬脂酸等饱和脂肪酸;其中14批次油茶籽油的油酸、亚油酸、w3-亚油酸、棕榈油酸、顺11-20碳烯酸、棕榈酸、花生酸及硬脂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0.1%、8.0%、0.4%、0.08%、0.6%、8.2%、0.02%及2.2%。这为后期推广油茶种植,筛选高产优质的优良油茶提供参考,也为油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黄酮是油茶中的主要物质,目前已引起广泛关注。本课题采用响应面优化提取油茶中总黄酮。在单因素基础上,选择以超声辅助提取的方式,以提取时间,液料比及乙醇浓度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得到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46 min、液料比45 ml/g及乙醇浓度63%,在此条件下对油茶中总黄酮进行提取得到总黄酮含量为1.587±0.016%。在此提取优化条件下,依次测定了不同产地油茶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14种油茶茶粕中总黄酮含量约为1.33%,而种壳中总黄酮含量为5.07%。这些为后期油茶中黄酮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本课题以中药有效部位TFH为模型药物探讨在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缓释片研制的思路和方法。以HPMC为基本骨架材料,乳糖为填充剂制备了可以在体外持续释放12h的
实验目的:  建立以胡椒碱为指标的那如-3缓释微囊制剂的体外分析方法;对那如-3缓释微囊制剂的处方组成及制备工艺进行方法学研究;对那如-3缓释微囊制剂进行药效学及药动学评价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射干为鸢尾科植物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L.)DC.的干燥根茎。药理实验结果表明:射干根茎的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活性。为阐明其根茎抗病毒活性的物质基础,进而发现新的活性成分,我们对其抗病毒活性部位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通过各种色谱方法(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反相填料柱色谱、制备TLC等),从抗病毒活性部位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波谱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