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期待视角下的医患关系探讨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c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患关系的建构主体包括医方和患方,医方是指医务人员(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医院管理人员)和医疗组织,患方是指与患者有关联的亲属、监护人、单位组织等群体。医患双方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在互动时均带有对对方的角色期待,期待与现实存在差距,就容易产生不满和纠纷。本文将在医患期待这个视角下探讨医患关系,通过分解医患满意度指标的具体维度,说明医方和患方期待的内容,了解医患期待满足程度的现状,并归纳在不同程度的期望满足下会产生什么样的医患关系。   本文通过对10家医疗机构中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问卷、访谈资料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和教育程度显著影响其对医方的满意度,而医务人员倾向于与有沟通能力的患者接触。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期待主要体现在医术要求和平等沟通上,医生对患者的期待主要是被尊重和被信任。在城市和农村内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中医患期待被满足的程度不同。城市患者对医疗技术更为敏感,农村患者更注重关系性期待是否被满足。这说明,在医患关系的建构中,医方需要提高沟通技巧应对差异化的患者群体,患者应给予医方应有的尊重,使双方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形成良性的医患互动。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对韦伯方法论中社会行动的类型、秩序的正当性类型以及支配的正当性类型之比较,揭示支配问题中,服从的行动与价值理性行动的不相容,进而讨论这一矛盾的道德后果。韦
本文采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2006年9月组织的北京市1‰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首先运用交叉列联表对流动人口群体个人因素、流动因素、经济因素和生活因素四个方面的
对当今中国来说,国际传播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并非总是满怀善意,因此中国需要积极向世界传播自己。国家形象是由目标受众所能理解的话语所塑造,
由于煤矿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在其工作面所运用最多的就是低压电网,但由于各种原因,在低压电网发挥作用的时候常常会出现过流现象和短路现象,这对设备正常运转造成了影响,并且
本文是关于交通越轨行为社会学研究的论文,通过观察交通越轨行为来解释说明当前我国普遍性的大规模越轨行为存在的图景和原因。全文以交通越轨行为社会问题化的形成为逻辑起点
本文是我们课题组对四川省Y市S乡竹坝村追踪性调查的阶段性成果,以黄霞2004年的硕士论文《负债经营:西部农民的生存困境》为起点,探讨西部农民的反贫困机制--非农化之路。  
企业是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细胞单位,企业发展的好坏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好整个社会与企业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企业的责任问题,而位于企业责任核心位置的企业社会责任更是重中之重,只有合理的处理好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出现的疑点、难点、盲点,建立一套完整的社会责任履行机制,才能让企业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从而促进我国稳定、和谐、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本文首先基于对某些企业的社会
社会福利的研究一直以来以关注政治、经济以及法规政策为主,而真正以文化作为研究取向的并不多见。福利的文化部分研究虽然在各种论文和著作中常有提及,然而作为一种体系性的研
期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