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R&D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20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R&D活动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和灵魂,R&D绩效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技术创新能力、经济发展的后劲等各个方面,因此,测度并提高R&D投入产出效率对提高国家科技创新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提高自主研发水平,我国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但是近年来我国区域之间的科技产出呈现很大的差异,因此,从区域角度来分析研究我国区域R&D问题,对于缩小区域创新水平差距,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构建R&D活动投入产出效率评价体系,运用Malmquist分析方法对R&D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区域R&D效率整体提升,但技术创新效率在降低;(2)区域R&D存在规模效应,但纯技术创新效率比较低;(3)东部部分发达省份的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明显落后于中西部地区;(4)区域R&D效率呈由东到西依次递减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运用Tobit模型进一步分析影响区域R&D投入产出效率因素,结果显示,(1)区域市场化水平对R&D效率的影响在东部和中部呈现为相反的效应,其中东部为负效应,中部为正效应,而且影响系数均比较小;(2)区域开放度对R&D效率的影响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均表现为负效应,且其影响系数的大小为西部>中部>东部;(3)政府支持强度对R&D效率的影响在东部和东北部地区均呈现为正效应,且系数均比较大,中西部地区不显著;(4)信息化水平对R&D效率的影响系数在东部地区为正,西部地区为负值,而且均比较大;(5)工业化水平对我国区域R&D效率的影响在各个地区均没有显著的效应。最后通过借鉴经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提高区域研发效率的经验,并结合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我国区域R&D效率的提高提出政策建议:(1)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企业研发的主体作用;(2)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加大政府支持强度;(3)转变对外贸易方式,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4)加强产学研合作。(5)注重对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其他文献
如今,市场经济在进一步发展,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尤为显著,建筑工程造价已经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其在建筑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建设发展中有着相当重要
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小微企业的作用尤为突出。而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普遍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要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就必须建立和完善中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
随着中国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 B2B、B2C等商业模式层出不穷,使得相关统计工作发挥作用愈发重要起来.本文先对跨境电商的概念进行了阐述,随后探讨了大数据时代下跨境电商统计
精准营销是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精准定位,以客户为中心,通过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建立个性化服务与营销体系,在提升客户体验、增加业务成效的同时,实现高效的、可度量的、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