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赵两姓互控案卷》、《追山案卷》的整理与研究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vin_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王赵两姓互控案卷》和《追山案卷》为主体史料,在对其进行初步理的基础上,初步探讨清代徽州社会好讼的原因。本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王赵两姓互控案卷》和《追山案卷》的整理,下篇是对这两个案卷所做的研究,全文约10万字。《王赵两姓互控案卷》和《追山案卷》涉及到坟山、祀田、山林的纠纷,具有徽州诉讼的典型性;诉讼时间长达十几年,地域跨省,不再是宗族、邻里的纠纷,又具有特殊性。因此,这两个案卷对于探究徽州地方社会诉讼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及研究意义。“祁门、浮梁王赵两姓互控案”是指发生在浮梁赵姓与祁门王姓之间的争夺普安寺寺内坟墓及周围田山的纠纷,从乾隆五十六年(1791)到嘉庆十二年(1807),诉讼时间长达十七年。“追山案件”是指发生在徽州府婺源县与休宁县之间的山地林木纠纷互控案件。事情发生于同治四年(1865)冬,诉讼始于同治五年(1866),终于同治十一年(1872),历时七年之久。通过对这两个案卷的深入剖析,对于清代徽州地方社会的好讼原因,笔者有如下看法:第一,胥吏、差役的腐败,从中舞弊,致使曲直难判,翻异纠讼不已;第二,十状九谎;第三,多生事端,小事变大事,甚至执械殴杀。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分析研究了当前油田的投资管理方式,进一步完善投资管理机制,使投资管理真正做到为油田经济发展服务。  关键词:项目管理现状 投资计划 投资效益  随着油田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化,旧的投资项目管理方式存在诸多弊端,不能满足当前投资管理实施的需要,有限公司与石油工程板块分开,管理局物资供应部门作为上市公司为非上市单位采购物资设备,其矛盾、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与完成现行投资管理制度。 
立足于1896年——1911年这一历史时代,探讨在清末这样一个国家衰落的时代,在日本这样一个先进性与狭隘性交汇的国度里,留学生的复杂心态,从而给他们以客观的评价.全文共分三
宋元时期是老学发展的一个高峰,不但解《老》著作众多,而且学术观点各异.该文从历史与哲学相结合的角度,对宋元时期有代表性的《老子》注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分析,既考察了一
平卢淄青镇建立于安史这乱后,是唐代的一个重要藩镇.近年来,王赛时樊文礼、孙慧庆等几位学者对该镇进行过研究.该文即在他们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探讨.该文来探讨
蒲安臣使团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以一个平等的身份向西方各国派出的使团,这个使团的首领是一位美国退休大使蒲安臣,他代清出使颇受后人争议,其中国内政治的变迁对此影响最大.
唐代是士族逐渐走向衰亡的时期,但很长一段时期内,土族却在政治舞台上十分活跃,在整个唐朝的统治阶层中,土族阀阅出身的官僚占据很大比重.对于这种观象及产生原因,史学界已从
1930年代初的江西,省县远隔,秉承督察均不易,县级政治腐败,地方行政效率亟待提高;蒋介石提出的"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方地更要求改革地方行政,以动员乡村力量进行全方位"剿共".
日本在蒙疆经济侵略的主要内容有:掠夺矿产资源、掠夺农牧业资源、鸦片贸易和操纵金融.日本对蒙疆丰富的铁矿、煤矿进行了"重点开发",如龙烟铁矿、大同煤矿都遭到了严重的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