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基于社会用人单位的视角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725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与扶持,加上社会本身对于高水平的专家型中小学教师及管理人员的需求,使得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招生与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快速的增长对我国的全日制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能让全日制教育硕士发展规模与培养质量齐头并进,使培养出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具备的能力与素质充分符合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这就需要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单位加强培养质量的评价工作,主动去认识和适应中小学教育的实际要求,建立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在社会用人单位的视角下,运用文献分析、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层次分析等方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构建出一套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师德与观念、知识与技能、合作与发展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及其评价标准。在所有的末级指标中,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职业情操、文化素养和教学实施能力三个指标的组合权重系数最高,也是社会用人单位目前最为看重的部分。  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包含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概念界定、相关研究综述、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研究特色和创新点等。目的是对为何进行本研究、如何进行研究等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梳理和探讨,以便明确研究的内容、方法和路径。第二部分,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通过对中小学校教学及管理人员的深度访谈、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目标与要求的分析、中小学教师标准的分析,运用分解与归纳的方法,整理出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形成初步的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再通过第一轮专家问卷调查,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筛选与完善,构建出最终的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第三部分,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系数的确立。通过第二轮专家问卷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间的权重系数,判断其相对重要性,并对其权重系数的合理性进行了检验。第四部分,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讨论。针对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评价结果的表达方式、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本研究的难点以及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进行了讨论。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比较法、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体教结合”的内涵、沿革等问题作了梳理,分析了“体教结合”的意义与价值,认为体教结合能够实现文化互补、培养知识
目前,国内关于美国大学体育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尤其缺乏对一所大学体育的实例性完整研究,并且大都集中于美国大学校际体育竞赛活动的研究,而关于美国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