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管混凝土拱桥因其轻质、高强和稳定性好的特点在大跨度桥梁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拱桥结构和构件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坏,因此对拱桥的结构和构件进行地震损伤评估尤为重要。本文以主跨为280m的钢管混凝土拱桥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在三向地震动作用下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研究钢管混凝土构件和整桥的损伤状态,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钢管混凝土拱肋局部有限元模型进行钢管与混凝土静力接触分析,研究钢管混凝土材料界面之间的粘结滑移破坏形式,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在峰值加速度为0.1g—0.3g的天津地震动和Anderson地震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弦杆、腹杆、拱肋横向联系、吊杆、以及吊杆横梁损伤状态大都处于基本完好状态;拱桥边跨桥墩损伤状态基本处于轻微损伤和中等损伤的状态。拱桥边跨支座较容易产生破坏,损伤状态基本处于中等破坏和严重破坏的范围,个别支座在加速度峰值为0.3g的天津地震动作用下处于完全破坏的状态;桩基的损伤状态都处于基本完好和轻微损伤状态;拱桥各构件的损伤指数随着地震加速度峰值的不断增大而不断增大,边跨支座为拱桥损伤最严重的部位,需加强其抗震性能。2.从钢管混凝土拱桥整体分析角度出发,根据各构件的重要性系数确定权重系数,对拱桥各构件损伤状态进行加权求和,对拱桥进行整体损伤状态评估。结果发现:在天津地震动作用下拱桥的损伤程度比Anderson地震动作用下严重,在0.1g—0.3g峰值加速度的天津地震动作用下,拱桥处于轻微损伤和中等破坏的损伤范围,在Anderson地震动作用下加速度峰值为0.1g时,对应拱桥的损伤状态为基本完好,0.2g时对应的损伤状态为轻微破坏,0.3g时对应的损伤状态为中等破坏。3.分析钢管混凝土材料粘结界面的滑移破坏性能,取地震作用下荷载最不利状态对钢管混凝土局部模型进行静力求解,结果表明:在随着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增大,材料应力逐渐变大,并分析得到剪力环的变形随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增大,变形值逐渐增大的规律,钢管与混凝土之间界面的滑移变形亦逐渐增大,但界面滑移值较小,不会产生材料间滑移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