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促使中国进一步推进对外文化交流。不可否认,对承载中国文化的中国文学进行翻译及译介研究是传播中国文化的必经之路。中国文学包罗万象,《熊猫丛书》应运而生,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的英译本便收录其中。该小说蕴含大量的文化信息,是传播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作品。对其源语文本的研究不胜枚举,而鲜有研究者对其英译本进行探讨。此外,随着翻译研究的多元化发展,对文本情感分析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引起学者专家们的兴趣。本研究即从翻译文体学视角对其双语文本中的文化信息进行情感分析,所采用的英译本是关月华与钟良弼合译的译本,这也是现存的唯一一部以译著形式出版的英译本。 本文借助语料库软件monoconc pro2.2和Corpus Word Frequency App以及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双语语料进行词频统计和定量计算,分别从词汇、语句和语篇三个粒度对该小说中英文本进行情感倾向性研究。结果发现,就情感词汇密度而言,回族历史文化和回族宗教文化的英译削弱了原文的消极情感,玉器文化的英译削弱了原文的积极情感,而回族习俗文化的英译忠实于原文情感倾向;就情感语句效度而言,重新构建的语句不多,译者通过不同句式和语法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译文与原文情感倾向性上的偏差;就情感语篇强度而言,不同情感域在双语文本中的情感倾向偏差不同。 情感是全人类共通的桥梁,译文之所以会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倾向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同译者具有不同的翻译风格,他们对源语文本情感色彩的把握便各具特色。为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译文则必须得到读者的感性认可,因而在情感上应与原文契合。本研究表明译文在情感倾向上与原文基本契合,但不同文化类型具有不同程度的偏差。两位译者大力推介小说中所蕴含的回族习俗文化和玉器文化,却部分抹杀回族历史文化和回族宗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