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腐败是不同体制的共有现象,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直接因素,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我们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腐败的治理和防范,积极探索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方法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近代科技革命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跟上科技革命的步伐,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运用信息技术防治腐败予以专门研究,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有效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本文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了在防治腐败过程中的信息技术运用问题。本文在第一部分指明了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由于防治腐败工作的现实紧迫性和信息技术在防治腐败方面的重要功能,深入研究和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防治腐败工作中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第二部分介绍了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角度的腐败概念,并提出了自己的界定,从不同概念的比较分析来研究腐败产生的原因;然后从发展趋势、国际社会评价、查处案件、调研数据四个方面对防治腐败的形势作了分析.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信息技术对防治腐败的功能与作用。第四部分作了防治腐败的经济学分析,得出:信息技术在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两方面提高了腐败的成本,在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将导致腐败数量的减少。第五部分介绍了国内外运用信息技术防治腐败的成功做法,最后本文从本人工作实践和现实可操作性的角度提出了对策。
本文创新性地从信息技术使腐败行为“不敢为、不必为、不能为、不愿为”的角度分析了信息技术在防治腐败方面的重要功能与作用;在总结国外和国内其他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炼出浙江省应用信息技术防治腐败的四大模式,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效能分析;紧密结合浙江运用信息技术防治腐败工作的实际,创新性的提出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