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强、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等特点,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竞争激烈的国内外汽车市场和国际性金融危机,中国汽车工业还存在着规模小、布局分散、产业配套体系不完善等不利因素。为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我国汽车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2009年出台的《国家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将推进兼并重组作为我国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明确支持奇瑞实施区域性兼并重组。为全面落实国家《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安徽省作为国内唯一拥有奇瑞、江淮两大汽车自主品牌的省份,迅速制定了《安徽省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支持奇瑞、江淮等汽车企业在省内进行联合重组,力争形成一个产能百万辆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奇瑞、江淮并购重组问题展开研究。首先本文对并购重组概念以及半个世纪以来出现的并购重组理论进行综述,归纳出并购重组动因理论和并购重组后整合理论,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紧接着本文分析了并购重组对国内外汽车行业发展的重大影响,描述了汽车行业自出现以来的并购概况,认为国内外汽车产业并购行为所带来了两点启迪:兼并重组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兼并重组充满风险,并购后整合是关键。接下来的第三章中,本文描述了我国汽车产业格局和市场竞争情况,得出奇瑞、江淮并购重组的外在动因。接着在对奇瑞、江淮两家汽车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二者并购重组具有丰富的内在动因:通过并购重组,二者可以适应国家及地方的产业政策,谋求战略发展;可以获取协同效应,提高经济效率;可以扩大产品范围,壮大市场势力;可以共享技术与市场,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本文还利用SWOT分析方法,找出二者并购重组的优势与劣势、机遇和风险。沿着前文的思路,第四章旨在寻求奇瑞、江淮并购重组的最佳模式,通过分析奇瑞、江淮并购重组中可能存在的障碍,对雷诺-日产联盟与通用并购萨博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汽车行业并购模式之间的比较,结合第三章中的分析,本文认为奇瑞江淮兼并重组应该采取互相持股、组成联盟、资源共享的模式,即兼并重组后奇瑞江淮各自对自己的业绩负责、保留各自的品牌、生产计划分开、各自管理业务运作、互相尊重各自的企业文化。互相持股、组成联盟、资源共享的模式有利于破解兼并重组中主导权之争的难题,有利于破解重组后品牌、文化整合的难题,有利于生产、研发以及销售渠道的共享与整合,从而加快二者资源的整合,规避并购重组所带来的风险。第五章基于经济数据和相关资料,利用经济分析分法,从市场结构、市场绩效、市场竞争力等方面描述了并购重组对安徽省乃至全国的汽车产业可能带来的影响,认为该并购行为将会提升安徽省汽车产业竞争力,提高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壮大自主品牌势力,提高我国二三级城市及农村的汽车市场绩效。第六章从企业组成要素的层面上来简要阐述奇瑞、江淮并购重组后的经营与整合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分别是企业战略整合、组织结构整合、企业文化整合、人力资源整合。并购重组是一个连续的系统工程,如果二者的并购重组能够启动,本文期望通过以上研究,能够将奇瑞、江淮并购重组前、中、后三个阶段统一起来,为并购双方的调查与评估、交易谈判和签约、并购后整合的顺利进行提供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