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SAT-FLUS模型集成的江苏省耕地优化配置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ydal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城镇格局演变以增量外扩模式为主,在此过程中,占用了大面积优质耕地。此外,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引发了耕地景观碎片化。而优质耕地资源与城镇建设空间重叠的空间格局,进一步增加了水土污染等耕地质量下降隐忧。因此,如何协调耕地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土空间治理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当前耕地保护研究多立足于土地资源管理视角,对于农业生产供需关系未有充分考量。而且,土地资源管理中涉及到的耕地保护聚焦在量化指标管控,缺乏精细的空间配置研究,无法根据耕地质量和产出情况对其空间布局进行分析约束,衍生出例如基本农田上山下海进村庄等一系列重量不重质的耕保问题。对此,本文以江苏省为案例区,从“质”和“量”两个维度,优化配置耕地空间,研究主要通过模型集成、GIS空间分析、供需分析和质量评价等技术和方法展开。在耕地空间演变模拟与冲突识别的基础上,进行耕地产能预测和粮食供需分析,进一步评价耕地适宜性,形成供需、产能与质量支撑下的耕地“供需平衡+”研究方法,进行了江苏省未来城镇建设扩张背景下的耕地空间优化配置研究。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空间演变模拟与冲突识别。利用Markov-FLUS耦合模型进行耕地空间演变模拟,基于模拟结果识别未来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扩张与现状耕地空间之间的冲突,以此作为耕地优化的备选区域;提取冲突耕地中现状永久基本农田,以冲突永久基本农田总面积作为耕地优化数量约束阈值。研究发现Markov-FLUS耦合模型模拟结果的Kappa系数达0.9487,总体精度达0.9733,说明基于研究区实际情况的本地化模型模拟结果可靠,可用于江苏省未来耕地空间演变模拟;冲突耕地识别结果显示,江苏省共有273332个潜在冲突耕地图斑,潜在冲突面积达499563.59公顷,占总耕地面积比例为3.99%,潜在冲突永久基本农田面积412360.05公顷。苏北地区潜在冲突耕地面积达349699.98公顷,占总冲突耕地面积比例为70.00%,城镇建设扩张仍是未来江苏省耕地流失的主导因素。耕地产能预测与供需分析。基于研究区构建公里级的空间格网,融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和ANUSPLIN气象插值模型,提出了构建网格化DSSAT模型以实现单点作物模型的空间化升尺度模拟方法;对作物遗传参数进行本地化检校,利用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求水稻产量形成与气象要素的响应机制;进行江苏省耕地的产能空间模拟,并进一步进行冲突耕地供需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地化的DSSAT模型模拟效果得到提升且误差大小在合理范围内,确保了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际的吻合度;水稻产量形成与气象要素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表明可基于气候变化对水稻单产进行时空变化模拟;江苏省未来水稻单产呈现南高北低(尤其是长江流域较高)、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异特征;2050年江苏省粮食总需求量为3273.5778万吨,总供给量为2925.6134万吨,粮食赤字为347.9644万吨,未来江苏省耕地规模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耕地质量评价与优化配置。构建潜在冲突耕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综合赋权法,进行耕地综合适宜性定量评价,以耕地供需和冲突永久基本农田作为“量”约束,以耕地产能和耕地综合适宜性作为“质”标准,从耕地优化备选区内降序筛选高适宜性冲突耕地图斑,进行耕地空间优化配置。研究最终选取潜在冲突耕地优化图斑236957个,图斑总面积438253.60公顷;基本农田重合度总体近60%,说明耕地优化配置结果合理,兼顾“质”与“量”的耕地优化可以实现粮食供需平衡。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呼吸系统疾病,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研究表明,成纤维细胞的过度活化和增殖是肺纤维化发生的直接原因,而肺间充质干细胞是纤维化肺组织内成纤维细胞的主要来源。在肺间充质干细胞向成纤维细胞分化过程中,肺间充质干细胞所处的炎症微环境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炎症微环境是由多种炎症因子参与形成的
背景与目的目前,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我国甚至全球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了四分之三的领域,近年来,外科切除、放化疗、免疫药物等各种手段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展。尤其是化疗和各类免疫药物的联合治疗,成为肺癌治疗的新兴热门,同时也成为肺癌届的研究焦点,但其协同作用的可能机制尚不清楚。此外,给予患者联合用药时,其安全性一直是临床医生主要关注的问题。因此,探索最佳化疗间隔周期及安全且有效的化疗
Micro-LED具有功耗低、效率高、集成度高、体积小、尺寸小、器件电容小、可承受的工作电流密度高等优点,在显示、光通信和植入式生物医疗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相比于传统照明LED,Micro-LED不仅仅是尺寸的缩小,其在发光效率、载流子复合寿命、热效应等方面的特性也有所不同,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本论文针对Micro-LED的效率提升、发光机理、结温对光电特性的影响等科学问题,系统地开展了外延
学位
本文结合现有的深度Q值网络,在量子特性的启发下,深入研究了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经验回放机制,提出了量子启发的深度强化学习经验回放机制(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with Quantum-inspired Experience Replay,DRLQER)。与传统的深度强化学习经验回放机制不同,本文提出的DRL-QER算法自适应地根据经验的复杂程度以及其已经被回放的次数来
学位
学位